东财《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作业三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V
1.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4分
2.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领导人是(A)。
A.胡锦涛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满分:4分
3.作出把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满分:4分
4.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A)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精神文明建设
C.改革开放
D.政治文明建设
满分:4分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六大
满分:4分
6.全面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A)。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满分:4分
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促进政党关系和谐
C.促进阶层关系和谐
D.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满分:4分
8.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A)。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满分:4分
9.社会主义改革是(C)。
A.改变基本制度
B.改变表面的规则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一场政治革命
满分:4分
10.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是(A)。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满分:4分
11.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称作(A)。
A.荣辱观
B.道德观
C.世界观
D.价值观
满分:4分
12.可持续发展强调(C)。
A.经济快速增长
B.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4分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一化三改”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满分:4分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资产阶级的领导
C.农民阶级的领导
D.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满分:4分
15.非公有制经济是(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满分:4分
16.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是在(D)。
A.20世纪60年代后
B.20世纪70年代后
C.20世纪80年代后
D.20世纪90年代后
满分:4分
17.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的文章是(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不要四面出击》
满分:4分
18.“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满分:4分
19.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党的六大
D.党的七大
满分:4分
20.中国共产党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会议是(C)。
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V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BCD)。
A.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各种形式的开放
C.对所有国家开放
D.不仅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要坚持对外开放
满分:4分
2.“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ADCD)。
A.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B.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C.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满分:4分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满分:4分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满分:4分
5.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ABCD)。
A.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公有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满分:4分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V
1.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满分:4分
2.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领导人是(A)。
A.胡锦涛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满分:4分
3.作出把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会议是(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满分:4分
4.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A)的理论,制定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精神文明建设
C.改革开放
D.政治文明建设
满分:4分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六大
满分:4分
6.全面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A)。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满分:4分
7.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促进政党关系和谐
C.促进阶层关系和谐
D.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满分:4分
8.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A)。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互助
D.民族和谐
满分:4分
9.社会主义改革是(C)。
A.改变基本制度
B.改变表面的规则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一场政治革命
满分:4分
10.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是(A)。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满分:4分
11.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称作(A)。
A.荣辱观
B.道德观
C.世界观
D.价值观
满分:4分
12.可持续发展强调(C)。
A.经济快速增长
B.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C.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满分:4分
1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A)。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一化三改”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满分:4分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资产阶级的领导
C.农民阶级的领导
D.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满分:4分
15.非公有制经济是(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满分:4分
16.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是在(D)。
A.20世纪60年代后
B.20世纪70年代后
C.20世纪80年代后
D.20世纪90年代后
满分:4分
17.为党的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的文章是(A)。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不要四面出击》
满分:4分
18.“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满分:4分
19.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A)。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党的六大
D.党的七大
满分:4分
20.中国共产党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会议是(C)。
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
V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BCD)。
A.只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各种形式的开放
C.对所有国家开放
D.不仅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要坚持对外开放
满分:4分
2.“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ADCD)。
A.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B.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C.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D.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满分:4分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满分:4分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满分:4分
5.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是(ABCD)。
A.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C.公有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D.人民主人翁地位和共同富裕的保证
满分:4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