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秋《路基路面工程》在线作业1

所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科目:路基路面工程 2015-03-17 11:09:5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路基改建施工时,低路堤新旧路基连接部一般可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以加强路基的整体强度及板体作用,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C )。

A. 胀缝

B. 收缩裂缝

C. 反射裂缝

D. 构造裂缝

满分:5  分

2.  土质路堑施工时,清淤清表完成之后路基开挖之前应先施工(D )。

A. 边沟

B. 渗沟

C. 排水沟

D. 截水沟

满分:5  分

3.  应在沥青面层上浇洒沥青粘层的是(D )。

A. 需加铺磨耗层的旧沥青路面

B. 有裂缝的旧沥青路面

C. 需加铺磨耗层的新建沥青路面

D. 需加铺沥青面层的旧有沥青路面

满分:5  分

4.  在土方路堤施工中,原地面纵坡大于(C )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A. 5%

B. 10%

C. 12%

D. 14%

满分:5  分

5.  某路基换填施工,换填深度为2m,地下水为地面以下1.8~2.0m,含水层以下为非透水层。为降低和拦截地下水,在换填边界处宜设置( D)。

A. 渗井

B. 急流槽

C. 蒸发池

D. 填石渗沟

满分:5  分

6.  以下属于石质路堑机械开挖法施工缺点的是(D )。

A. 没有钻爆工序作业

B. 破碎效率低

C. 开裂时间长

D. 不适于破碎坚硬岩石

满分:5  分

7.  高填方路基施工时应考虑早开工,路面基层施工时应尽量安排晚开工,以使高填方路基( A)。

A. 有充分的沉降时间

B. 填料干燥

C. 提高回弹模量

D. 压实度提高

满分:5  分

8.  沥青路面基层的主要作用是(C )。

A. 直接承受车轮荷载

B. 防冻、防湿

C. 主要承重

D. 排水、隔水

满分:5  分

9.  一段较长的土质路堑纵向开挖,采用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进行挖掘作业,这种作业方法称作(A )。

A. 分层纵挖法

B. 通道纵挖法

C. 分段纵挖法

D. 混合式纵挖法

满分:5  分

10.  下列填料中,按有关规定处理后可以用于路堤下层填筑的填料是(B )。

A. 多年冻土

B. 粉性土

C. 有机土

D. 生活垃圾

满分:5  分

11.  下列选项中,可在雨期施工地段为(C )。

A. 重黏土地段

B. 盐渍土地段

C. 砂类土地段

D. 膨胀土地段

满分:5  分

12.  下列检测项目中属于石方路基实测项目,而不属于土方路基实测项目的是( B)。

A. 压实度

B. 边坡平顺度

C. 弯沉

D. 平整度

满分:5  分

13.  针对于土方开挖工程,选择的机械与设备组合最好的是(C )。

A. 挖掘机、推土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凿岩机

B.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破碎机和平地机

C. 推土机、铲运机、挖掘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

D. 推土机、铲运机、羊足碾、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和自卸汽车

满分:5  分

14.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的沥青薄层称为( A)。

A. 透层

B. 粘层

C. 表面处治

D. 稀浆封层

满分:5  分

15.  由连续开级配矿料组成的沥青混合料结构为(A )。

A. 骨架空隙结构

B. 密实悬浮结构

C. 密实骨架结构

D. 连续级配结构

满分:5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下列情况中应浇洒粘层沥青的是(BE)。

A. 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B. 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C. 需加铺磨耗层改善抗滑性能的旧沥青路面

D. 有裂缝或已修补的旧沥青路面

E.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面层

满分:5  分

2.  无机结合料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可能有(ABCE )。

A. 集料级配中细料偏多

B. 碾压时含水量偏大

C. 成形温度较高,强度形成较快

D. 碎石中含泥量较低

E. 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满分:5  分

3.  级配砾石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BD)。

A. 颗粒级配应符合规定,配料应准确

B. 混合料应拌合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C. 细集料应干燥

D.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作基层时,其重型击实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8%;用作底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

E. 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满分:5  分

4.  关于路堤填筑的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E )。

A. 不同土质混合填筑时应分层,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1m

B. 不因潮湿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

C. 河滩路堤填土,路堤与护道应分别填筑

D. 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E. 原地面纵坡为15%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

满分:5  分

5.  可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措施有( ABCD)。

A. 拦截、排除地表水

B. 重锤夯实

C. 强夯法

D. 挤密法

E. 预压法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