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题

所属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科目: 2020-03-27 17:18:27 复习题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26分)
1、误差是指(  C )
A、 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数平均值之差   B、 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即为计量点
B、精密度越高,则准确度越高
C、称定NaOH溶液时,可以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做基准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在滴定分析中,所用试剂含有微量被测组分,应该进行(B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仪器校准
D、方法校正       E、增加测定次数
4、在水溶液中,直接滴定弱酸或弱碱时,要求cKa或cKb(  C)
A、≥10-6      B、≤10-6     C、≥10-8    D、≤ 10-8   E、=10-8
5、NaOH标准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CO2,使部分NaOH变成了Na2CO3 。用这瓶NaOH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使测定结果(C )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D、不能确定
6、N离子共存时,可以用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准确滴定M离子的条件式为(  C )
A、lgK′MY-lgK′NY≥5         B、lgcMKMY-lgcNKNY≥5  
C、lgcMK′MY-lgcNK′NY≥5      D、lgcMKMY-lgcNK′NY≥5   
E、lgcMK′MY-lgcNKNY≥5
7、6、在EDTA溶液中,Y4-离子随酸度变化的酸效应系数α为:α=1+β1[H+]+β2[H+]2+β3[H+]3+β4[H+]4+β5[H+]5+β6[H+]6。则式中β1,β2…分别代表的是(   E     )
A、EDTA酸各级相应的电离常数,Ka1,Ka2…Ka6
B、EDTA酸各级相应的电离常数的倒数
C、EDTA酸各级相应的累积电离常数  
D、EDTA酸各级相应积累的电离常数的倒数
E、从EDTA最后一级电离常数(Ka6)为起点的各相应积累电离常数的倒数
8、对于反应Fe3++3I-=2Fe2++ I3-,已知Φ0Fe3+/ Fe2+=0.771V,Φ0I3-/3I-=0.536V。反应的平衡常数lgK为(  A  )
A、2×(0.771-0.536)/0.059    B、3×(0.771-0.536)/0.059
C、2×3(0.771-0.536)/0.059   D、2×(0.536-0.771)/0.059
E、3×(0.536-0.771)/0.059
9、已知φ0 I2/2I-=0.54V;φ0 Cu2+/Cu+=0.16V,从两电对的电位来看,下列反应:2Cu2++4I-=2CuI+I2应该向左进行,而实际是向右进行,其主要原因是(B  )
A、由于生成CuI是很稳定的配合物,使Cu2+/Cu+电对的电位升高
B、由于生成CuI是难溶化合物,使Cu2+/Cu+电对的电位升高
C、由于I2难溶于水,促使反应向右
D、由于I2有挥发性,促使反应向右
E、I-离子还原性很强
10、测量溶液pH通常所使用的两支电极为(  A    )
A、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B、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
C、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   D、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
11、下列有关比尔定律应用中问题的陈述,哪些是错误的? (  C  )
A、比尔定律适用于一切浓度范围内有色溶液的测定
B、应用比尔定律测定时得光波长不能随意改变
C、比尔定律仅适用于有色物质的稀溶液
D、高离子强度下的较浓有色溶液的吸收曲线是弯曲的
12、空心阴极灯的构造是(B  )
A、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B、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C、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D、待测元素作阳极,钨棒作阴极,内充氮气
13、用K2Cr2O7标定Na2S2O3,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   C )
A、直接滴定    B、返滴定    C、置换滴定    D、间接滴定
二、填空题(19分)
1、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pKa3=12.36。其共轭碱PO43-的pKb1=
(1.64   ),HPO42-的pKb2=(6.80  ),H2PO4-的pKb3=( 11.88  )。
2、气相色谱中影响两组分完全分离的两方面的因素为(  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
3、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由( 离子)形态转变为原子蒸气,原子化方法有(火焰)和(非火焰)两种。
4、按照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事实上容易发生线性偏离,导致偏离的原因有(   仪器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因素。
5、测定F-浓度时,在溶液中加入TISAB的作用是(   稳定溶液的离子强度),(控制溶液的pH值),(掩蔽干扰离子)。
6、在配位滴定法中,通过掩蔽来降低干扰离子浓度以消除干扰的方法有(络合掩蔽反应法),(  氧化还原反应掩蔽法),(沉淀反应掩蔽法)。
7、氧化还原滴定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时,加入过量的预处理剂的除去方法有(    热分解法),(    过滤法),(化学反应法)。
三、判断题(正确的为T,错误的为F)(6分)
1、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5%,乙分析结果为39.24%,则甲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T
2、原子光谱分析中,共振线是指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T
3、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F
4、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吸光度时,一定是选择波长为λmax的光为入射光。F
5、色谱分析中,用纯物质对照进行定性鉴定时,未知物与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则未知物一定是该纯物质。F
6、色谱的塔板理论提出了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速率理论则指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T
四、简答题(10分)
1、电位分析中对参比电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电位分析中要求参比电极的电位已知且恒定,在测量过程中即使有微小电流通过仍能保持不变,且其与不同的测试溶液间的液体接界电位差异很小,容易制作,寿命长。
2、络合滴定中采用配位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时对掩蔽剂的要求是什么?
干扰离子与掩蔽剂形成的配合物应远比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稳定,且形成的配合物应为无色或浅色,掩蔽剂与待测离子不发生配位反应或即使发生配位反应,其稳定性应远小于待测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掩蔽剂的使用pH范围与待测离子的测定pH范围一致。
五、计算题(10分)
1、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g,加入浓度为0.2500mol/L的HCl标准溶液25.00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mol/L的NaOH溶液返滴过量酸,消耗了5.84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已知M CaCO3=100.1g/mol)。已知滴定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加入HCl的量:0.5000*25*10-3=6.25*10-3mol
  过量HCl的量:0.2012*5.84*10-3=1.175*10-3mol
与CaCO3反应HCl的量nHCl:6.25*10-3-1.175*10-3=5.075*10-3mol
ωCaCO3=nHClMCaCO3/m/2=5.075*10-3*100.0/2/0.3=0.8467=84.67%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