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团队领导
案例37:
有两位年富力强又踏实勤奋的园长,其中的一位可谓“夙兴夜寐,中情烈烈”,事无巨细,必亲自过问。他不让下属参与决策,命令下属做他安排的所有事情,甚至学生上课时,他还在走廊里巡视,下午放学前,为了不让老师、学生早退,亲自坐镇门房,被誉为“门房园长”。这位园长勤劳有余,却忽视了幼儿园的根本任务,虽然教师队伍素质整体较高,但积极性却很差。他虽含辛茹苦多年,幼儿园工作却不见起色。
另一位园长除了勤奋之外还十分好学,不仅精通自己所学专业,而且能结合管理实践去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学习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知识。他还关心校内外的各种信息,经常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各种教育思想,研讨幼儿园办学方向,率领教师从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入手,探索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各学科都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他又组织进行评教评学、师生对话、分类指导、全面验收等活动,形成一个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反馈系统。在幼儿园管理上,他率领领导班子成员致力于幼儿园的整体改革,成立民主决策机构,建立一套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评估、奖惩体系,“职有专司,事有专责”,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几年以后,幼儿园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在办学上渐渐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当地一所引人瞩目的先进幼儿园。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第一位园长不让下属参与决策,凡事必亲自过问,这位园长采用的是哪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第二位园长时常和教师们一起讨论、研讨、探索,这位园长采取的是哪种领导方式?
3.如何根据下属对开展工作所处的准备状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4.在选择领导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三方面的问题?
案例38:
老乔是一位工程师,他在技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技术科,每一位科员都认为他的工作相当出色。不久前,原来的科长调到另一个厂去当技术副厂长了,领导任命老乔为技术科科长。老乔上任后,下定决心要把技术科搞好,他以前在水平差的领导手下工作过,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在头一个月内,全科室的人都领教了老乔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他上任的第二天,小张由于交通拥堵,上班迟到了三分钟,老乔当众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并说“技术科不需要没有时间概念的人”。第二个星期,老李由于忙着接待外宾,把一项技术改革提案晚交了一天,老乔又大发雷霆,公开表示,再这样下去,就要把老李调走。当老乔要一份技术资料时,小林连着加班三天替他赶了出来,老乔连一句表扬的话也没有。到了月底,老乔还在厂部会议上说,小林不能胜任工作,建议把小林调到车间去。一年过去了,厂领导发现,技术科出问题了,缺勤的人很多,不少人要求调动工作,许多工作任务都应付不过来,科室里也没有了和谐团结的气氛。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老乔在上任后,对下属采取的是哪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典型的领导方式还有哪些?
2.如何根据下属对开展工作所处的准备状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3.在选择领导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三方面的问题?
案例39:
小李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一家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科任科长。技术科目前有两个副科长:王副科长和夏副科长。由于这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相当复杂,开发能否成功,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所以,该厂成立了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一位副厂长任组长,小李任副组长,但由小李具体负责。小组成员还包括本科室的王副科长和夏副科长、两名技术人员,销售科和供应科各一名副科长。
小李感到自己虽然有较多的专业知识,但技术科的两位副科长和其他技术员都是自己的前辈,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确定技术措施、进行产品设计时,小李都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充分民主,共同商定。一段时间后,小李感到同事们提的方案不是很好,但好的方案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往往还没有等到深入研究,大家就给予否定。王副科长按惯例向厂长汇报有关全厂的技术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往往与小李的建议相左,厂领导并不明确表示支持谁,仅强调精诚团结;夏副科长对新产品开发已有一套方案,但小李知道他的那套方案是不可行的,可又不好意思直接推翻,希望由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来作决议,但组长(分管副厂长)又不表态。有时王、夏二人对科里的一些工作意见不一致,让小李感到十分为难。科里工作效率低,士气也不高,小李感到这个科长很难当。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在遇到重要决策时,小李都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小李采用的是哪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典型的领导方式还有哪些?
2.如何根据下属对开展工作所处的准备状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3.在选择领导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三方面的问题?
案例40:
罗先生想通过让团队成员轮流主持团队会议的方式来培养团队成员的能力。他知道小吴对这个想法不太支持,因为小吴在有机会这样做的时候没有主动去做。凭经验罗先生认为,小吴能够让团队恪守议事日程,具备了主持会议的基本技能。罗先生断定小吴有较高的能力和较低的情愿程度。罗先生找到小吴,向他说明了这项工作的目的,并征询他的意见,希望得到他的支持,最终小吴接受了他的想法。在后来的会议上,小吴采用了在每个议题结束后做总结的方式,并对每个会议进行计划和审查。罗先生给予小吴很高的支持。
对于小苏,罗先生则需要使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小苏为人非常热情,但是罗先生从她杂乱无章的谈话中,就能知道让她主持任何会议都可能是一场灾难。罗先生觉得他需要用委婉的方式让小苏对自己的谈话方式作出改进。在与小苏的谈话中,罗先生指出,他希望小苏在会议上发言时能把她的论点集中起来,突出重点,逻辑层次清晰,这样更有利于听众获取信息,也可以让会议达到更好的效果。小苏听取了罗先生的建议,很快取得了进步,罗先生表扬小苏对工作积极负责,并与小苏达成了她第一次主持会议的协议。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各题。
1.案例中,罗先生对小吴采用的是哪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案例中,罗先生对小苏采用了哪种领导方式?
3.如何根据下属对开展工作所处的准备状态,选择合适的领导方式?
4.在选择领导方式时需要考虑哪三方面的问题?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