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简述我国设施农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①数量较大,质量较差;②设施种类齐全,内部功能较差;③种植种类较多,栽培技术不规范;④生产面积较大,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发育不健全。
2.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是什么?
设施园艺不仅是一种最新能源的投入形态,而且是能够调节地上和地下部环境条件进行生产的,其本质是将农业从自然生态中脱离出来,产生更高的生产能力。
3.热水采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热水采暖系统是由热水锅炉、供热管道和散热设备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特点是温室内温度稳定、均匀、系统热惰性大,节能;温室采暖系统发生紧急故障,临时停止供暖时,2小时不会对作物造成大的影响。
4.确定锅炉容量和台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锅炉的容量和台数,对用户负荷变化适应性强。 ②锅炉容量和台数的确定,应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和基建投资。 ③锅炉容量和台数,应保证供暖的安全可靠性。 ④尽量选用同容量、同型号的锅炉设备,以利管理,提高管理人员操作水平和备件互换容易。
5.采暖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采暖设计,首先要根据设施的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最大采暖负荷的计算;其次,依据设施所在地及用途等具体条件确定采暖所用热媒。最后根据最大采暖负荷及采暖方式进行散热设备、管道及锅炉容量计算等。
6.温室通风的目的是什么?
温室等设施通风的目的有三个:①排除设施内的余热,使室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适于植物生长的范围内。②排除余湿,使室内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适于植物生长的范围内。③调整空气成分,排去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中CO2的含量,使作物生长环境良好。
7.温室降温的目的是什么?常用那些方法来实现温室的降温?
温室生产为了保证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保证一年四季都进行生产。当温室内温度超过35℃时,温室内就不能正常生产。为了维持温室内气温、地温在作物生长发育适温范围内,需将流入温室内的热量强制排除,以达到降温的目的。温室降温方式依其利用的物理条件可分为以下几类:加湿(蒸发)降温法;遮光法;通风换气法。
8.温室布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集中管理、连片配置。(2)因时因地,选择方位。(3)邻栋间隔,合理设计(4)温室的出入口和畦的配置。
9.节能型日光温室和现代化温室有何区别?
(1)智能可控程度不同、(2)生产环境条件不同、(3)节能程度不同、(4)生产能力与效益不同。
10.滴灌与微喷灌各适用于何种类植物?
对于蔬菜应采用滴灌技术.对于花卉、苗木、无土栽培植物和观赏植物通常均可采用微喷灌技术.设施内蔬菜一般不宜采用微喷灌技术。
11.为什么要在温室内施用CO2气肥?
第一是解决温室内二氧化碳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二氧化碳饥饿状态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问题。第二供给作物最适宜的二氧化碳含量,以便获得高产优质。
12.调节阀起什么作用?有哪些种?
调节阀的作用是将各种流体(如制冷工质、蒸汽、风、冷热水等)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按流向不同有:单通(直通)和三通;按阀座数有单座和双座之分;按操纵方式有手动、电动、电磁动、液动、气动、电液动等。
13.简述设施灌水设备对灌溉水源的基本要求。
(1)灌溉水源所提供的水量应能充分满足灌溉系统用水量的要求。(2)灌溉水源的水位应为灌溉系统提供足够的水位高程,并应尽可能采用自压式或直接式供水方式;否则,就需要设置泵站机组加压,以满足灌溉用水压力的要求。(3)灌溉水源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农业设施和保护地区域。(4)灌溉水源的水质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4.你认为应如何选用灌水器?
适于设施内使用的灌水器种类和形式繁多,使用时应考虑以下条件:(1)设施的规模尺寸和结构形式。(2)设施内植物的种类、品种以及其对设施环境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的要求。(3)设施内植物种植状况和栽培技术要求。(4)符合灌水器的基本要求。
15.从安全角度出发,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选择原则是什么?
从安全角度考虑,用电设备的供电电压选择原则是:
a)在无危险的场所,固定安装的单相用电设备,选用对地不大于250伏的电压供电;三相用电设备选用线电压为380伏以下的电压供电。b)在较危险和特别危险的场所,当用电设备安装高度距地面小于2.4米时,应采用难以触及用电器的保(防)护装置,或选用低于36伏的供电电压。c)在特殊的环境下,(如工作面狭窄,工作者要与大块金属接触,环境潮湿等),移动式用电设备应采用不超过36伏,甚至不超过12伏的供电电压。
16.荧光灯的组件有哪些?其在灯具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萤光灯由灯管、起辉器、镇流器、灯架和灯座等组成。
萤光灯工作全过程分为起辉和工作两种状态。起辉状态由灯丝、起辉器和镇流器形成回路;工作状态是由灯管内部电离而形成直通回路,起辉器不再起作用。
17.说明碘钨灯充碘的目的及如何安装碘钨灯管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充碘的目的是利用碘循环而提高发光效率和延长灯丝寿命。安装碘钨灯时,必须把灯管装得与地面平行,一般要求倾斜度不大于4°。此外,碘钨灯工作时,灯管的温度很高,管壁可高达500~700℃,因此,灯管必须安装在专用的有隔热装置的金属灯架上,切不可安装在非专用的,易燃材料制成的灯架上。同时,灯架也不可贴装在建筑面上,以免因散热不畅而影响灯管寿命。)
18.简述光源布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为使被照面的光照分布尽可能均匀,为此,布置光源时,应充分考虑光源的光度分布特性及合理的安装位置。
19.温室自动调控系统的功能通常主要包括哪些?
调控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保温控制;换气检制加温控制;遮光控制;CO2施用控制;警报系统控制;记录、显示和打印功能。
20.调节阀起什么作用?有哪些种?
调节阀的作用是将各种流体(如制冷工质、蒸汽、风、冷热水等)的流向和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按流向不同有:单通(直通)和三通;按阀座数有单座和双座之分;按操纵方式有手动、电动、电磁动、液动、气动、电液动等。
21.简述温室综合调控的控制方案有几类?
温室综合调控系统从控制方案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作物最适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调控室内各个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CO2气肥浓度等)。二类是事先把农作物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的最适环境因子(T、H、L、CO2等)作为“文件”贮存起来,在运行时把各种检测传感器所提供的环境因子的实际信息与设定值相比较,得出相应的偏差值,去命令相应的执行机构动作,调节实际环境的诸因子,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22.如何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农膜?
根据农膜的性质选择;根据栽培季节与目地选择;根据特殊生产要求选择。
23.有机型无土栽培与常规基质栽培有什么区别?
第一,由于采用了有机固态肥料,取代了纯化肥配制的营养液肥,因而能全面而充分地满足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第二,省略了营养液检测、调试、补充等烦琐的技术环节,使有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简单化、省力化,提高了可操作性,更利于普及推广。第三,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一次性设施设备的投入,而且使运作投入也明显降低,其肥料费用可降低60%~80%。第四,因系有机栽培,生产产品为自然食品,洁净卫生,可达到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的绿色食品标淮(产品按程序申报并经检定确认),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4.NFT与DFT两者有什么差异性?
DFT与NFT水耕装置的不同点是:流动的营养液层深度5~10cm,植物的根系大部分可浸入营养液中,吸收营养和氧气,同时装置可向营养液中补充氧气。
25.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管理中水肥是如何管理的?
为确保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生育期中能处在最佳的养分供给状态,可于前茬收获后或者后茬定植前,向槽内基质施入基础肥料,追肥次数根据生育期和作物生育状况而定。水分管理上要根据作物的种类确定灌水定额,再根据不同生育阶段基质的含水量,确定灌水量和灌水次数。
六、论述题
1.温室建设场地选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场地的好坏对结构性能,环境调控,经营管理等影响很大。因此,在建造前要慎重选择场地。(1)为了多采光要选择南面开阔、无遮阴的平坦矩形地块。 (2)为了减少炎热和风压对结构的影响,要选择避风的地带。 (3)温室和大棚主要是利用人工灌水,要选择靠水源近,水源丰富,水质好的地方。 (4)要选择土质好,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5)为了使基础坚固,要选择地基土质坚实的地方。 (6)为了便于运输建造材料,应选离居民点,高压线,道路较近的地方。 (7)在有污染的大工厂附近最好不要建造温室和大棚,特别是这些工厂的下风或河道下游处。如果这些厂对污水,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了处理,那么依然可以建设温室和大棚。
(8)要力争进电方便,路线简捷,并能保证电力供应,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准备两路供电或自备一些发电设施,供临时应急使用。
2.滴灌方式与地面灌水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点?
滴灌与采用传统地面灌溉(畦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室内室气湿度。由于滴灌除了植物根部湿润外,其他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因而大大减小了地面蒸发,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可下降20%左右。(2)地温降幅很小。滴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3)适时适量补充营养成分。传统的施肥方式是在畦灌时将肥料洒在畦田入口,肥料随水注入田间或将地膜揭开将肥料埋在植物根系附近,然后再将地膜盖上。由于地面灌溉不可能很频繁,因而一次施入的肥料量较大,易引起土壤电解质失衡影响植物产量。 滴灌则可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产量的提高。(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滴灌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使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得以大幅度下降。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降低了防止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可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5)减少肥料用量。滴灌使植物根系层水量和通气条件保持在最佳状态,土壤中的微生物非常活跃,使肥料的转化率大大提高;同时适时适量地补充速效肥,因而可大量节约肥料用量。据实验,通过滴灌系统施肥,比常规地面灌溉施肥,可以节省肥料用量30%以上。 (6)便于农作管理。滴灌只湿润植物根区,其行间空地保持干燥,因而即使是灌溉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其它农事活动,减少了灌溉与其它农作物管理的相互影响。 (7)提高农作物产量。滴灌可以给植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植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增产幅度达30%~80%。 (8)提早供应市场。使用滴灌系统,一般可提早应市15~30天。 (9)延长市场供应期。改善环境,可使植物更长时间内保持生长旺盛,从而可延长市场供应期,获得最佳的收入。 (10)增加收入。使用滴灌系统,提高农业设施和保护地的收入,一般可提高30%~100%。 (11)降低了能耗。滴灌比地面畦灌可减少灌水量50%~70%,因而可降低抽水的能耗;同时滴灌地温下降小,可减少或免除提高地温需要的能耗,一般能耗可下降30%左右。
3.试述对微灌灌水器的基本要求。
(1)灌水器要求的工作压力低,一般为30~150kPa(3~15m工作水头)。出水流量小。对于滴头,滴孔出水应呈滴水状,流量一般约为2.0~50L/h,常用的滴头出流量大约在5.0L/h左右。对于微喷头,应依栽种植物类别,要求雾化指标适当,出流量一般小于200L/h。(2)出水均匀而稳定。(3)抗堵塞、抗老化性能好。(4)制造精度高。(5)结构简单,便于装卸。(6)坚固耐用,价格低廉。
4.设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哪些基本要求?
设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要求有:(1)保证设施内植物实现定额灌水。保证依其需水要求,遵循灌溉制度,按计划灌水定额灌水。(2)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滴灌不应低于0.90,微喷灌不应低于0.85。(3)保证设施内植物获得优质、高效、高产和稳产。(4)设施灌水劳动生产率高,灌水所用工日少。(5)设施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应简单经济、易于实施,便于推广。(6)设施内灌溉系统及装置应投资小,管理运行费用低。
5.试述微灌系统的分类及其选用。
依毛管在设施内田间的布置形式,各组成部分的移动情况以及灌水方式的不同,微灌系统一般可划分为以下五类。(1)地面固定式微灌系统,毛管和灌水器等均布置在地面上或悬吊于设施层架上,在灌水期间所有部件都不移动的微灌系统。目前我国设施内,这种微灌系统主要采用于微喷灌植物。(2)地下固定式微灌系统,将毛管和灌水器(主要是滴头)等全部埋入地下的微灌系统。该类微灌系统在设施内不宜采用。(3)半固定式微灌系统,将毛管埋入地下固定不动,而其上安装伸出地面的微管和灌水器(主要是微喷头)等装置则是可以移动的微灌系统。该类微灌系统常选用于设施内灌溉花卉、苗木等植物。(4)移动式微灌系统,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或滴灌带、滴灌管、多孔管等在一个位置上灌水结束后,再移动到另一个位置上灌水的系统。设施内通常都选用这种系统灌溉蔬菜、苗圃、果木和无土栽培植物。(5)间歇式微灌系统,又称脉冲式微灌系统,其工作方式是每隔一定时间灌水器出水一次,灌水器流量一般比普通灌水器流量要大4~10倍。这种系统我国设施内尚很少选用。
6.温室自动调控系统的功能通常主要包括哪些?
(1)保温控制:被检测的因子是室内温度、室外太阳能辐射量、保温幕上部气温、室外气温、室内外湿度。当超过或低于设(给)定值时,保温幕启闭装置便自动投入工作。(2)换气检制:被检测的因子是室内温度和室外太阳辐射量,室外气温、风向和风速、降雨和降雪量。当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天窗、侧窗、通风扇等拖动电动机启动工作。(3)加温控制:被检测因子是室内温度、室外气温、室内外大气湿度。当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加温设施动作或停止。(4)遮光控制:被检测因子是室外太阳辐射能、室内温度。按设定值控制遮光幕电动机动作。(5)CO2施用控制:检测因子为室内CO2浓度。按设定值控制CO2发生器的CO2施放量。(6)降温控制:检测因子为室内温度和湿度。按设定值控制喷雾雾化喷嘴的开度或湿帘抽风机的启动或停止。(7)警报系统控制:当各被控因子的设定值发生异常变化时,保温、换风、加温、传感器、调节器等工作异常时,停电或过载和欠压时等,警报灯、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8)记录、显示和打印功能。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