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

层次:本专通用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古代汉语(2) 2015-03-23 10:49:24

古代汉语(2)是电大中文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依据所修专业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

由于《古代汉语》教材内容丰富,学习任务比较重。在复习时,大家应密切联系大纲,通过大纲来系统地梳理古代汉语的知识体系。在复习的同时还要多练习。平时作业是我们这门课程考试试题的题库,大家可以反复练习以掌握这门课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

这次考试的题型共为四种:单项选择题、词类活用专项考察题、诗歌阅读题和翻译题。具体情况如下红字为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员对教学大纲中指定的通论部分的常识和课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掌握情况。共2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50分。具体情况如下:

常识题9道,共18分。这部分主要是通论部分中的一些知识点及其应用,如宾语前置现象、古书用字通假现象、古书句子成分省略现象、古书注解的方法、古书注解的术语及其运用、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古代四声与平仄的关系、近体诗的格律等。举例如下:

1、《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朱熹注:“直,犹但也。”根据这个注解所用的术语,我们可以判断“直”与“但”的关系是:

A、同义词               B、近义词

C、反义词               D、对义词

答案为B

答卷: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B

2

3

4

5

实词释义题11道,共22分。这部分侧重于考察古今词义有差别的实词。这些实词都是出自于大纲中指定的篇目,是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

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中“让”字的解释是:

A、拒绝                             B、转让

C、听任                             D、接受

答案为A

答卷: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2

A

3

4

5

虚词解释题5道,共10分。这部分侧重于考察古汉语中虚词的归类及其与现代汉语在语义方面的对应关系。这些虚词也都是出自于大纲中指定的篇目,是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举例如下:

3、“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中“虽”的词性和意思是:

A、副词,即使                           B、副词,虽然

C、连词,即使                           D、连词,虽然

答案为A

答卷: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序号

答案

1

2

3

A

4

5

二、词类活用专项考察题。

此题主要考查学员对《古代汉语》(二)中实词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这些实词的词类活用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所有5个考题都是教学大纲指定的基础篇目中出现的典型句子。

此题要求将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应序号填入答题卡的“活用类型”栏内,并解释要求词义。举例如下:

词类活用类型:A、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    B、名词活用作状语

                  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E、动词活用为名词       

1、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于两州间。

分析:道,本是名词,但在这里带被副词“屡”修饰,处于谓语的位置,可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取道”。

答卷:

序号

活用类型

词 义   

1

A

取道

三、诗词阅读题。

本题着重考查学员对于第二十三讲通论“诗律”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本题共10分。10分的分配大致是:指出所给近体诗的体裁,2分;指出诗的韵脚字,4分;指出该诗的某一联,4分。

对于律诗的四联,较多学员比较难以分别颔联和颈联,要注意分清。举例如下:

阅读毛泽东的这首《长征》诗,回答下列问题: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礴磅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诗体是什么?写在答题纸上。(2分)

A.五言律诗    B.五言绝句 C.七言律诗 D.七言绝句

2.指出该诗的韵脚字,写在答题纸上。(4分)

3、指出该诗的颔联,写在答题纸上。(4分)

答卷:

1、这首诗的诗体是:                 C                    。(2分)

2.该诗的韵脚字是:           闲 丸 寒 颜             。(4分)

3.该诗的颔联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礴磅走泥丸     。(4分)

四、古文翻译题

本题着重考察学员对所掌握的古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共30分。

要求学员将给出的一段古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所选古文源于课本,难度适中,能较好地考察学员的水平。

翻译的现代白话文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楚且符合原文,书写整洁。

最后提请同学们注意:所有试卷都备有答题纸,同学们一定要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会无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