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复习 篇一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1)赤霉素
①合成部位: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增高;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成熟。
(2)脱落酸
①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
②分布: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③主要作用:抑制细胞的XX,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细胞XX素
①合成部位:根尖
②主要作用:促进细胞的XX、分化
(4)乙烯
①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②主要作用:促进果实的成熟
2.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复习 篇二
1、群落中物种越多,丰富度越高。
2、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冻原的丰富度很低。
3、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4、寄生只对寄生者一方有利,对寄主有害。
5、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6、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是因为与光的利用有关。
7、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8、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以及动物和人的影响有关。
9、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10、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1、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12、互利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彼此有利,即使分开,都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3.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复习 篇三
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1)“J”型增长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2)“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5、K值(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数量,选择在K/2时捕捞资源,在K/2之前进行虫害杀灭(降低环境容纳量)
6、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4.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复习 篇四
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
位于咽下方。可分泌甲状腺激素。
2、肾上腺:
分皮质和髓质。皮质可分泌激素约50种,都属于固醇类物质,大体可为三类:
①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皮质XX、氢化可的松等。他们的作用是使蛋白质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使肝脏将氨基酸转化为糖原;并使血糖增加。此外还有抗感染和加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②盐皮质激素如醛固XX、脱氧皮质XX等。此类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抑制对钾的重吸收,因而也促进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③髓质可分泌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相似,主要是引起人或动物兴奋、激动,如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减少消化管的血流,其作用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力应付紧急情况。
3、脑垂体:
分前叶(腺性垂体)和后叶(神经性垂体),后叶与下丘脑相连。前叶可分泌生长激素(191氨基酸)、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199氨基酸)。后叶的激素有催产素(OXT)和抗利尿激素(ADH)(升压素)(都为含9个氨基酸的短肽),是由下丘脑分泌后运至垂体后叶的。
4、下丘脑:
是机体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可分泌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制因子等。
5、性腺:
主要是精巢和卵巢。可分泌雄性激素、雌性激素、XX。
6、胰岛:
a细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29个氨基酸的短肽),
b细胞可分泌胰岛素(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两者相互拮抗。
7、胸腺:
分泌胸腺素,有促进淋巴细胞的生长与成熟的作用,因而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5.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复习 篇五
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6.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复习 篇六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较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还能调节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迅速大量繁殖会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相关文档推荐 高二年级必修二生物知识点笔记 高二年级必修二物理知识点梳理 高二年级必修三物理复习知识点 高二年级必修三数学复习知识点 高二年级必修三生物知识点 高二年级必修三英语知识点梳理 查看高二全部文档资源 >>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