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生物 2023-11-04 16:16:06 生物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是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在理综大科里举足轻重,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

1.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一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2.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二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_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三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4.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四


  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特点:

  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主要的)、碱基的数目和碱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五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①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植物都有)

  ②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植物二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动物二糖: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③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植物多糖:淀粉(贮能)、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不提供能源)

  动物多糖:糖元(贮能)(如肝糖原、肌糖原提供肌肉能源)

  3.  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N。脂质中的氧元素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等量的脂肪和等量的糖类,前者释放的能量更多。(O含量相对少、H比例高,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多,耗氧多)

  脂肪:储能、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4.脂质分类磷脂:膜结构基本骨架,脑、卵、、肝脏、大豆中磷脂较多固醇:对生物体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起到积极作用。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血液脂质运输)、性激素(促进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形成,维持第二性征)、VD(有利于人体对Ca、P吸收)

6.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六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4、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占细胞鲜重比例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的化学元素是C.

7.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七


  一、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指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故叫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有丝_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_的_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_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形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细胞有丝_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如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二、细胞核的功能

  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活动和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三、有机的统一整体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8.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八


  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

  (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9.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九


  1、细胞的分化:

  a、发生时期: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限度。

  b、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c、意义: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多细胞生物体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发育而成,如果仅有细胞增殖,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是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

  2、细胞的癌变

  a、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b、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

  c、机理是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激活,细胞发生转化引起的。

  d、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3、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a.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b、有些酶活性降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会导致头发变白);

  c.色素积累(如:老年斑);

  d.呼吸减慢,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e.细胞膜通透功能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4、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都应该具有全能性。在生物体内,细胞并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为不同的细胞、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条件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10.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生物知识点 篇十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嘧啶(U)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