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化学 2023-11-08 16:23:19 化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是为大家整理的,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应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及时发现问题,探索,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2.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二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3.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三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4.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四


  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5.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五


  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6.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六


  1、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聚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都是取代反应。

  4、分子式为C6H12,主链碳原子数为4个的烯烃共有4种,不要忘记2–乙基–1–丁烯以及3,3–_–1–丁烯。

  5、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苯甲酸→苯甲酸钠,苯酚→苯酚钠→苯酚,苯酚与苯甲酸钠溶液分层,可以分液法分离。

  6、维勒第一个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尿素,凯库勒最早提出苯的环状结构理论。

  7、取少量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片刻,冷却后先加入_酸化后,再加入_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可知卤代烃中含有碘元素。

  8、只用碳酸氢钠溶液能鉴别乙酸、乙醇、苯和四氯化碳四种液态物质,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醇溶解,苯的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

  9、从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出发,戊基有8种,丁基有四种,戊烯有五种。

  10、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可在水解所得溶液中加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加新制的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

  11、符合要求的扁桃酸C6H5CH(OH)COOH同分异构体,从苯环的取代类别分析,一类是含有HCOO–、HO–和–CH3的三取代苯,共有10个异构体;另一类是含有–OH和HCOOCH2–的二取代苯,有三种。一共有13种

  12、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2C6H5O-+SO2+H2O=2C6H5OH+SO32-

  13、酒精溶液中的氢原子来自于酒精和水。

  14、一分子β-月桂烯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最多有4种,容易遗忘掉1,4–加成产物。

  15、CH2=CHCH3的名称是丙烯,CH3CH2CH2OH叫做1–丙醇,CH3CH2CH(CH3)OH叫做2—丁醇,CH3CHClCH3叫做2-氯丙烷

7.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七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8.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八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9.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九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10.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整理 篇十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种类多

  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易分解,易燃烧

  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

  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