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数学 2023-12-01 06:11:17 数学知识点
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是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1.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一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

  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2.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二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3.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4.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四


  反应热计算的依据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

  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5.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五


  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_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6.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六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7.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七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关性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8.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八


  常见物质的颜色:

  1、有色气体单质: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O3(淡蓝色)

  2、其他有色单质:Br2(深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Au(金黄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固体,红磷是赤红色固体)、Si(灰黑色晶体)、C(黑色粉未)

  3、无色气体单质:N2、O2、H2、希有气体单质

  4、有色气体化合物:NO2

  5、黄色固体:S、FeS2(愚人金,金黄色)、、Na2O2、Ag3PO4、AgBr、AgI

  6、黑色固体:FeO、Fe3O4、MnO2、C、CuS、PbS、CuO(最常见的黑色粉末为MnO2和C)

  7、红色固体:Fe(OH)3、Fe2O3、Cu2O、Cu

  8、蓝色固体:五水合硫酸铜(胆矾或蓝矾)化学式:

  9、绿色固体:七水合硫酸亚铁(绿矾)化学式:

  10、紫黑色固体:KMnO4、碘单质。

  11、白色沉淀:Fe(OH)2、CaCO3、BaSO4、AgCl、BaSO3、Mg(OH)2、Al(OH)3

  12、有色离子(溶液)Cu2+(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Fe(SCN)2+(血红色)

  1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4、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S、AgBr、AgI

9.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九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10.高一化学科目知识点归纳必修一 篇十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