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化学 2024-01-18 16:08:19 化学知识点
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是为大家整理的,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1.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一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_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_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2.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二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3.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三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4.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四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_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5.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五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6.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六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7.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七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①种类多

  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易分解,易燃烧

  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

  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8.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八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9.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九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10.高一年级化学科目必修一笔记 篇十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色的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