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语文 2023-11-13 16:13:10 语文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是为大家整理的,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归纳,有利于同学们的考试。

1.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一


  1.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

  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二


  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三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_,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4.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四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2.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5.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五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6.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六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7.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七


  1、油脂的化学性质:由于油脂是酯类,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则还兼有烯烃的一些性质。

  (1)油脂的氢化(还原反应)

  (2)油脂的水解:跟酯类的水解反应相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油脂跟水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制肥皂和甘油

  2、酯与脂的区别:

  ①酯和油脂在概念上不尽相同: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如甲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_等均属于酯类。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酯基的一类化合物。而油脂指动物体内和植物体内的油脂;动物体内的油脂是固态或半固态,一般称为脂肪,植物油脂呈液态,一般称为油;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从化学意义上说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类中特殊的一类。

  ②油脂和其他酯在结构上不尽相同,使之在性质及用途上也有区别。

  3、油和脂肪的比较:

  4、葡萄糖:(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

  ①葡萄糖的结构:分子式C6H12O6;实验式CH2O;结构式: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特点:葡萄糖结构中含有-OH和-CHO,应该具有-OH和-CHO的性质,葡萄糖是多羟基醛。

  ②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酒精,不溶于_,存在于甜味水果、蜂蜜、人体血液中。

  ③化学性质: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等)氧化生成葡萄糖酸;能加氢还原为己六醇。葡萄糖分子中有五个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还具有醇的其它性质,如与活泼金属反应、消去反应。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

  a、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Cu(OH)2反应;

  b、加成反应:与H2加成生成己六醇;

  c、酯化反应:与酸发生酯化反应,例如与乙酸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

  d、发酵反应(制酒精):C6H12O62CH3CH2OH+2CO2↑

  e、生理氧化:糖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能源,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食物中的糖所提供的。人体每日所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占食物的大部分),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5、氨基酸都是白色晶体,熔点高,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氨基酸结构中含有官能团-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6、蛋白质的性质:

  ①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②_:因为有-NH2和-COOH

  ③水解:在酸、碱或酶作用下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为多种α-氨基酸。

  ④盐析:少量的某些盐能促进蛋白质溶解,大量的浓盐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在溶液中使之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

  ⑤变性:在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物如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下,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属化学过程,不可逆。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利用变性可进行消毒,但也能引起中毒。

  ⑥颜色反应:具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HNO3变性,产生黄色不溶物。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检验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反应的实质就是_作用于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使它变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

  ⑦灼烧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常用此性质鉴别丝、毛织物等。

8.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八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磷酸头部亲水,脂肪酸尾部疏水。

  罗伯特森→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统一结构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糖被)。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9.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九


  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4、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5、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10.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知识点 篇十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_,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