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生物 2023-11-08 16:22:45 生物知识点
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是为大家整理的,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

1.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消耗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2.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二


  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3.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三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4.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四


  1.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隔离就是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作用就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中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环节。

  4.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生物进化是指同种生物的发展变化,时间可长可短,性状变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进化的范围,物种的形成必须是当基因频率的改变在突破种的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时,方可成立。

  5.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五


  1.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特点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地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包括: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

  4.区别和理解常用的运载体和常用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5.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六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_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7.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七


  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_有关

8.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八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细胞里的物质结构基础生活,繁殖。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九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10.高一生物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篇十


  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