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一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2.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二
细胞核
每个真核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而有的细胞有两个以上的细胞核,如人的肌肉细胞,有的细胞却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细胞。
1、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经过固定、染色的有丝_间期的真核细胞可知其细胞核主要结构有。
核膜、核仁、染色质
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
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_过程中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在细胞有丝_间期,染色质呈丝状,并交织成网;在_期染色质螺旋化化,缩短变粗,变成一条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和细胞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储存、复制、代谢、遗传
3.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三
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4.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四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3、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5.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五
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_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6.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六
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7.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七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8.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八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3、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9.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九
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0.高一下学期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篇十
细胞器之间分工
(1)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_有关。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