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语文 2023-10-13 11:28:00 语文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是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是高一语文课本的重点内容,有什么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的呢?

1.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一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尽,走遍)

  (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5)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点、顶点)

  (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7)萦青绕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

  (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

  (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2.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二


  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_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_。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3.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三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4.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四


  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5.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五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6.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六


  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7.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七


  虚词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助词,取独)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苟非吾之所有(助词,取独)

  ⑵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8.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八


  一词多义

  因

  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通过、经由)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

  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

  ⑤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⑧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

  属zhǔ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②衡少善属文(连缀)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属shǔ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⑥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

9.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气,“也”表判断语气)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也”语气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有穴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10.高一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篇十


  (1)穷回溪(动词,寻求到尽头,引申为走遍)

  (2)穷山之高而止(动词,寻求到尽头)

  (3)而不知其所穷(形容词,竭,尽,引申为尽头)

  梦

  (1)卧而梦(动词,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始

  (1)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2)始指异之(副词,才)

  (3)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

  (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

  (3)卧而梦(连词,表承接)

  (4)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6)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

  (8)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

  (9)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1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

  之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

  (2)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3)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

  (5)不知日之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