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物理 2024-03-20 11:16:08 物理知识点
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是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化学是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一


  碱的通性(碱的化学性质)

  1、能使指示剂显色。石蕊遇碱变蓝色,酚酞遇碱变红色。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①2NaOH+CO2=Na2CO3+H2O

  (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将变质生成Na2CO

  3、质量增加)

  ②2NaOH+SO3=Na2SO4+H2O

  ③Ca(OH)2+CO2=CaCO3↓+H2O(检验CO2的方法)

2.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二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正价、负价均相同

  (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3.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三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4.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四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5.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五


  一、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的反应。

  聚合反应:一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加聚反应:一种或多种单体通过不饱和键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消去反应: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因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去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酯化反应: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化合物和水反应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有卤代烃、酯、糖等)

  二、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六


  一、金属矿物:

  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以单质(Ag和Au)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常见的金属矿物: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

  二、金属的冶炼:(以CO还原Fe2O3为例)

  1、实验原理:Fe2O3+3CO==2Fe+3CO2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尖嘴玻璃管有淡蓝色火焰。

  3、含杂计算:将混合物质量转换成纯净物再计算。(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质量分数)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1、铁生锈条件:铁制品与空气、水(或水蒸气)同时接触。

  2、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镀耐磨耐腐蚀的铬或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3、保护措施: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代用品

7.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七


  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_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_、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8.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八


  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9.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九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10.化学高一下学期知识点笔记 篇十


  氮族元素

  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称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外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价)和-3价()

  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密度:由小到大熔沸点:由低到高

  2、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