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层次:高中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地理 2024-05-23 05:06:34 知识点

总结才是王道中的王道

下面谈谈总结的大头——主观题。地理的主观题无非就是这几种类型: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聚落、交通、产业转移、自然整体性、气候类型、水文条件比较等等。总结起来并不复杂,这里分步骤谈谈我的总结方法:

1

总结主观题类型

找出一个本子作为地理主观题答题模板总结本,然后尽量全面地列出主观题类型。方法是在近五年的全国高考试题里挖掘,把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放在本子的前面几页,比如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分析题显然应该列在最前面。

2

全面地总结各类型的答题点

还是拿农业区位来举例,把五年高考题中的所有农业区位题圈出来,然后分析它们的答案,把具有共性的要点列出来,比如气候、水文、土地、交通等,把不是共性的东西放在后面,并用括号注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

总结精细化

经过第二步的总结,答题模板还是太过粗糙。比如,有时候题目只考分析气候条件,这时候就不能泛泛而谈,而必须在气候这一个小区位条件里详细地做文章。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部分,气温包括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易发生冻害、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等要点,降水又包括生长季节降水量大、收获季节降水量小方便采摘等这样十分小的要点,这些细小的要点都要认真整理。精细化的含义不仅在于做到大范围的题目的答题要点要齐全,也在于全面地整理到各种小范围题目的要点。

4

总结之后的工作

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反复看自己整理的模板,我相信经过你辛勤的整理,看那些东西比从资料书看到的答题模板要印象深刻得多。没事的时候就反复看,必要的时候可以把一些十分重要的知识点编成口诀,比如每次分析自然整体性时就念「水气土地生」代表水文、气候、土地类型、地形地貌、生物植被。

第二个工作是持续完善。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遇到从来没有见过的要点,或是容易忽略的要点,继续往自己的答题模板上添加。慢慢地,你的答题模板就成了一个任何资料书都比不上的最完善的「答题神器」,主观题分数也就慢慢地提上去了。

应试技巧

如果你通过了刷题和总结这两关,地理成绩在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在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了。然后我们再讨论一下考场上的实际操作技巧,以尽量发挥出你平时积累的全部知识储备。

考场上做地理选择题,第一要义就是「稳」,不要过于激动以至于审不清题。一定要仔细看题干的要求和给出的材料,拿不准的时候,不要急着做出选择,而是要重新读题,也许是第一次遗漏了要点,也许是你没有意识到题干的指向性。

平时做题的时候除了选出正确答案,还要多思考一下出题老师的意图,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看到一道题就知道老师到底想考你什么,甚至在拿不准答案的时候,也能通过这样的逆向思维分析出老师想考的知识点,从而大大提高猜题的正确率。这种题感和英语语感类似,建立在平时的大量练习之上。

关于主观题,首先考场上一定要习惯勾画题干重点。第一个重点是限定范围,提示词有「根据自然整体性原理」「根据图一和表二、三」;第二个重点是答题指向,这个最容易被忽略,提示词有「分析」、「说明」、「简述」、「列举」等,这几个词要求的答案详尽程度大概是依次递减的,比如在一个分析工业区位的题中,如果题目要求是「简述」,回答「交通便利」就基本上没问题了。但如果是「分析」,这个回答就得不了分,必须根据题中给的地图或者是常识说明交通到底怎么便利了,比如说「地处铁路干线附近,铁路运输便利,靠近河流,水运便利」。

至于这个度到底怎么把握,也是要通过总结高考题的标准答案才知道的,有时候为了保险起见,可以比正常的要求回答得更详尽一点。其次要注意答案要点化,重要的和有把握的务必放在前面。

最后,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我已经在高中尝试过各种地理学习方法,最后发现不管什么方法,从根本上遵循的就是本文中我列出的这几个最基本的步骤,这些方法最朴实,也最有效。其实地理学起来并不难,只要按这些最朴实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学下去,你定会收获一个理想的地理成绩单。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