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层次:高一所属学校:全国 科目:物理 2023-12-30 11:10:36 物理知识点
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是为大家整理的,上学期间,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关键部分。

1.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一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2.曲线运动的速度:

  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二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3.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三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4.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

  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态.

5.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五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其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6.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六


  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

  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

  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7.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七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8.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八


  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9.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九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若物体所受的力在同一直线上,则在一个方向上各力的大小之和,与另一个方向各力大小之和相等。

  2、三力平衡:

  三个不平行力的平衡问题,是静力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因为三个以上的平面汇交力,都可以通过等效方法,转化为三力平衡问题。为此,必须首先掌握三力平衡的下述基本特征:

  (1)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等值法)。

  (2)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两个分力必定跟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分解法)。

  (3)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若三个力不平行,则三个力必共点,此即三力汇交原理(汇交共面性)。

  (4)物体受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三个力的矢量图必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3、多力平衡:

  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0.物理高一下册复习知识点归纳 篇十


  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