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党史
- 世界上近一般人口以稻米为食。2022-12-04
- 糯米指的是谷粒中淀粉接近100%都是支链淀粉的籼稻。2022-12-04
- 空探测巡视器自主获得地形信息,实现视觉导航的敏感器是( )2022-12-04
- 人造卫星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产品,因此人造卫星无须与地面有联系。2022-12-04
-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中国首颗海洋卫星是( ),于2002年5月15日发射,中国广袤的“蓝色国土”从此有了“天眼”。2022-12-03
- 1998年1月,中国航天员大队正式组建,共有( )名航天员(其中2名为教练),是从符合基本条件的1500多人中选出800人,后精选出60人,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脱颖而出。2022-12-03
- 测地卫星用于测定地面点位坐标、地球形体和地球引力场参数,属( )的空间部分,可作为地面观测设备的观测目标或定位基准。2022-12-03
-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完成月球( )采样返回。2022-12-03
- 风洞模型实验是火箭( )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2022-12-03
- 太空三人行:航天员中负责有效载荷的管理、操作、维修以及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是( )。2022-12-03
- 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上的( )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满足我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2022-12-03
- 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人造地球卫星是( )2022-12-03
- 在航天任务中,常用( )表示运载火箭发射的时机,该时机是在综合了火箭技术、天文、地理、测控通信等多方面因素之后确定的。2022-12-03
- 下列选项中,“( )”是对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最凶猛、最迅速、最关键的空间因素。2022-12-03
-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 )负责完成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2022-12-03
- 下列选项中,( )被称为“最佳育种实验室”,那里同时具备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高真空、超低温、极洁净等极端条件。2022-12-03
- 技术指标的信号方式不包括( )2022-12-03
- K线的种类不包括( )2022-12-03
-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指( )。2022-12-03
- 青蒿素在( )被确定为疟疾特效药。2022-12-03
- 中国发现青蒿素的523项目最早开始于1967年。2022-12-03
- 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的三颗( )卫星参与了气象保障服务,与地面装备一起,搭建起冬奥会天地气象观测网络。2022-12-03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人类居住的行星。其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 )颗行星。2022-12-02
- 星际物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物质密度较大,在照片上或用望远镜肉眼观测就可看到一些云雾状的天体,称其为( )。2022-12-02
- 发射( )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T1火箭首次采用了冯·卡门曲线头锥。这种看起来就像蒙古包穹顶的前锥段设计,不仅能够减小空气阻力和脉动压力,还能增加整流罩内的容积,为有效载荷提供了更大空间。2022-12-02
- 航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航天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推进技术主要分为( )和特种推进两大类。2022-12-02
- 航天员因为长期飞行回家后,在隔离恢复阶段,要让航天员( ),然后才能适度活动,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理疗保健和身心调养。2022-12-02
-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2022-12-02
- 依据火箭( )的航天涡轮泵技术研发出的各种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用产品就是长输管线高效输油泵。2022-12-02
- 2021年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成功打开天和核心舱节点舱舱门,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身着我国新一代“__”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后续协同开展空间站舱外全景相机C抬升、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