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答案】【习题】厘金制度名词解释,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标准答案:
名词解释:厘金制度
旧中国一种商业税。亦称“厘捐”或“厘金税”。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饷,在水陆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实行一种额外征商的税收制度。1853年开始实行。
厘金税是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而设立、.的,是在主要水陆关卡向过往客商征收的货物通过税,后成为地方政府固定的重要财源。
”在公开出版的辞书中,一般没有“讠咸”这个字,我只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字海》里看到了这个字,简单的注明:諴的类推简化字。教材中出现这个字我看到的是李侃的《中国近代史》厘金制度那段。
广东主要抽厘机关不称局而称厂,厂之下有分厂分卡,相当于其他各省的分局分卡。稽查及缉私机关,有分巡、巡卡及巡船、炮船等,使各省厘厂局卡的分布遍地林立。
厘金局的名词解释
牙厘局(苏州、浙江、安徽、江西、云南、湖北)、厘金盐茶局(湖南)、厘金局(广西、山东、甘肃、四川、贵州)、税厘局(福建)、厘税局(陕西、河南)、筹饷局(山西)。
厘金局是清朝的方税务机构中国古代的地方赋税多由地方官兼管。秦汉实行郡县制,郡一级分掌财税的有少府、户曹和仓曹。汉代在全国各地设盐官,在产铁地设铁官,管理盐铁专卖或征税;工官主管对物课税,水官收渔税。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