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国际经济法》_05形考任务_0007【参考答案】

所属学校:中央平台 科目:国际经济法 2015-05-03 15:17:31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不包括:()
A. 住所标准
B. 居所标准
C.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D.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2. 在同外商商定买卖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时,关于仲裁地点有以下各种不同的规定,其中对我最有利的一种为( )
A. 在双方同意的第三国仲裁
B. 在被告国仲裁
C. 在我国仲裁
D. 在对方国仲裁
3. 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根据( )确立的管辖权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的原则
D. 属人原则为主属地原则为辅的原则
4.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的标准不包括:( )
A.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B. 国籍标准
C. 意向标准
D. 控制选举权标准
5. 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不包括:( )
A.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 控制选举权标准
C.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D.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逃避税的选项是 ( )
A. 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
B. 不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资料
C. 跨国联属企业转移定价和不合理分摊成本费用
D. 伪造帐册和收支凭证
7.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来源地国家征税的条件是( )
A. 对居民来自本国的所得征税
B. 对居民来自于任何国家的所得征税
C. 对非居民的任何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D. 对非居民来自本国境内的经营所得征税,必须以非居民在来源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为前提条件
8. 协商达成的和解协议( )
A. 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B. 具有修改原合同的效力,构成新合同或对原合同的修改
C. 不具有法律效力
D. 具有半强制执行效力
9. 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的标准不包括:( )
A. 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B. 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
C.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 意向标准
10.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来源地国家征税的条件是( )
A. 对居民来自本国的所得征税
B. 对居民来自于任何国家的所得征税
C. 对非居民的任何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D. 对非居民来自本国境内的经营所得征税,必须以非居民在来源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为前提条件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法人居民身份认定标准有:( )
A.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 控制选举权标准
C.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D.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2.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
A. 住所标准
B. 居所标准
C.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D.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3. 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有( )
A. 免税法
B. 扣除法
C. 抵免法
D. 协商法
4. 自然人居民身份认定标准有:( )
A.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B. 国籍标准
C. 意向标准
D. 控制选举权标准
5. 为避免或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纳税人居住国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
A. 股息免税法
B. 免税法
C. 抵免法
D. 扣除法
6. 各国确立国际贸易诉讼管辖权的原则有( )
A. 属地管辖
B. 属人管辖
C. 实际控制
D. 级别管辖
7. 国际税收中的来源地收入包括( )
A. 经营所得来源地收入
B. 劳务所得来源地收入
C. 投资所得来源地收入
D. 其他所得来源地收入
8. 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有( )
A. 免税法
B. 扣除法
C. 抵免法
D. 协商法
9. 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
A. 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B. 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
C.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 意向标准
10. 国际税法中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内有( )
A. 住所
B. 居所
C. 住所与居所相结合
D. 当事人意向
三、案例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A公司向B公司订购大米1万吨,买卖合同规定每月装运一批,每次装运1千吨,分10次运完。买方在收到第5批大米时发现有霉变,不适合食用,因此要求卖方撤销以后各批装运的合同。A公司和B公司的所属国均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
问:买方能否主张此权利?( )
A. 买方A公司无权主张撤销后几批合同
B. 买方A公司有权主张撤销后几批合同
2. 我国A公司要于5月3日向德国B公司发出一项要约,销售某商品一批,B公司于收到该要约的次日上午答复A公司,表示完全同意要约内容。但A公司在发出要约后发现该商品行情趋涨,遂于5月7日下午致电B公司,要求撤销其要约。A公司收到B公司承诺通知的时间是5月8日上午。
问:假定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A与B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 )
A. 合同已经成立
B. 合同没有成立
3. 某年2月,美国某公司A(买方)与中国某公司B(卖方)签订了关于买卖新型自行车的合同,合同约定的标的是试生产中的第一批全部数额自行车1000辆,交货日期为3月31日至年7月31日,分批交货,信用证结算。
合同签订后,B又与加拿大某公司C签订了销售合同,以较高价格将该批试生产中的全部新型自行车转售。
3月3日,B电告A,称生产厂家为了对该批新型自行车进行技术完善,将进一步改进生产线,故第一批货物的装运只能延迟到9月份。A因已茯知B已将货物转售给C而拒绝了B关于延期交货的要求,B也没有交付合同项下的货物。
问:
1). B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 )
A. B的行为构成预期违约
B. B的行为没有构成违约
 
2). 针对此种情况,A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A. A应采取中止履行的救济措施
B. A应采取中止履行的救济措施,如果B能提供担保或作出保证,则A应解除中止履行。
 
4. 信息技术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向澳大利亚A&AT公司发电:“确认售与你方计算机500台,每台CIF墨尔本600美元,5月20日交货,发生争议在英国伦敦国际仲裁。”
澳大利亚A&AT公司复电如下:“确认你方来电和我方购买你方计算机500台,条件按你方电报规定,请提供合适的包装。”
后来,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按期交货,双方发生争议。
问:
1). 澳大利亚A&AT公司复电构成下列哪种情形?( )
A. 承诺
B. 反要约
C. 要约
D. 要约引诱
 
2). 如澳大利亚A&AT公司另行购买替代货物,是否有权向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索赔差价损失?( )
A. 有权
B. 无权
 
5. 信息技术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向澳大利亚A&AT公司发电:“确认售与你方计算机500台,每台CIF墨尔本600美元,5月20日交货,发生争议在英国伦敦国际仲裁。”
澳大利亚A&AT公司复电如下:“确认你方来电和我方购买你方计算机500台,条件按你方电报规定,请提供合适的包装。”
后来,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按期交货,双方发生争议。
问:
1). 澳大利亚A&AT公司与信息产业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之间是否已成立买卖合同?( )
A. 成立
B. 未成立
 
2). 假设澳大利亚A&AT公司在本国法院起诉,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
A. 受理
B. 不受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