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公共政策分析(高起本)》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策评估的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
A. 建立评估机构
B. 确定评估对象
C. 制订评估方案
D. 处理评估结果
满分:3 分
2. 政策评估的监控是为了()
A.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或正确性
B. 保证政策预期效果的可获得性
C. 保障公民免受不公正对待
D. 保证政策结果信息的真实性及政策知识的发展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下列政策控制的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 衡量绩效、确立目标、纠正偏差
B. 确立目标、纠正偏差、衡量绩效
C. 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D. 衡量标准、确立方向、评估绩效
满分:3 分
4. 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减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等措施加以实施。这种行为叫做()
A. 政策废止
B. 政策代替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减缩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主要依靠专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叫做()
A. 个人判断法
B. 脚本写作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6. 政策制定的监控是为了()
A.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或正确性
B. 保证政策预期效果的可获得性
C. 保障公民免受不公正对待
D. 保证政策结果信息的真实性及政策知识的发展
满分:3 分
7. 如果政府一项政策的实施导致资源的浪费,那么这项政策应该()
A. 执行
B. 继续
C. 终结
D. 不去管
满分:3 分
8. 以工具理性为指导、以效能为标准进行创新,叫做()
A. 工具性政策
B. 目标性政策
C. 制度性政策
D. 利益性政策
满分:3 分
9. 对投入的成本和所取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叫做()
A. 专家评估法
B. 执行群体评估法
C. 成本-效益评估法
D. 前后对比分析法
满分:3 分
10. 将旧的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这种行为叫做()
A. 政策废止
B. 政策代替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减缩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策评估应该强调的原则()
A. 效率
B. 公正
C. 事实判断
D. 价值判断
满分:3 分
2. 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或程序包括()
A. 获取反馈信息
B. 分析反馈内容
C. 确定调整方案
D. 实施调整
满分:3 分
3. 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估的表现形式有()
A. 领导者的公开视察和微服私访
B.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和公开呼吁
C. 媒体的宣传报道和相关建议
D. 对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
满分:3 分
4. 下面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有()
A. 损益分析
B. 线性规划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5. 下列哪些属于评估方法中的常用方法()
A. 前后对比法
B. 专家评估法
C. 成本-效益分析法
D. 执行群体评估法
满分:3 分
6. 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主要表现()
A. 旧政策的继续
B. 旧政策的结束
C. 新政策的启动
D. 新政策的研发
满分:3 分
7. 公共政策按其手段特征分为()
A. 工具性政策
B. 目标性政策
C. 制度性政策
D. 利益性政策
满分:3 分
8. 公共政策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有()
A.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 “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 “有-无”对比分析
D. 实验性对比分析
满分:3 分
9. 回归分析的类型包括()
A.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B. 多元回归分析
C. 非线性回归分析
D. 线性规划
满分:3 分
10.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A. 政策调整回增强公民积极性
B.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C.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D.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调整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新政策出台与旧政策终结并举的方法不能缓和政策终结带来的压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公共政策创新战略包括理念创新战略、体制创新战略、人才创新战略、资源整合创新战略;工具创新战略和营销创新战略不能算是公共政策创新战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政策终结往往发生在政策评估之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按照控制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政策控制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一项政策的废止代表着某个问题的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确定理念创新的步骤与计划,以指导整个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叫做体制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如何探究政策过程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其他政策变量或现象的影响,并预测政策过程或者政策现象的发展趋势,就要用到回归分析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政策带给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主有从,有正有负,有大有小、有潜有显,对此要进行综合衡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政策监控的主体往往同时也是客体,两者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评估启动阶段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评估启动工作的好坏与评估活动的成败紧密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与事实标准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更多考虑的是“是不是”、“行不行”的问题,后者主要关注的是“该不该”、“值不值”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可以把实际的政策效果理解为最后的政策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理念创新战略一定程度上制约和规定着人才创新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和营销战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任何政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评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政策评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常用的控制标准有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和收益标准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行政监督是国家政策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和原则,确定人才创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用,确保公共政策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叫做资源整合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确定评估对象实质上是决定评估什么政策,或是评估政策的哪部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策评估的准备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
A. 建立评估机构
B. 确定评估对象
C. 制订评估方案
D. 处理评估结果
满分:3 分
2. 政策评估的监控是为了()
A.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或正确性
B. 保证政策预期效果的可获得性
C. 保障公民免受不公正对待
D. 保证政策结果信息的真实性及政策知识的发展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下列政策控制的程序排列正确的是()
A. 衡量绩效、确立目标、纠正偏差
B. 确立目标、纠正偏差、衡量绩效
C. 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D. 衡量标准、确立方向、评估绩效
满分:3 分
4. 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减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等措施加以实施。这种行为叫做()
A. 政策废止
B. 政策代替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减缩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主要依靠专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叫做()
A. 个人判断法
B. 脚本写作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6. 政策制定的监控是为了()
A. 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或正确性
B. 保证政策预期效果的可获得性
C. 保障公民免受不公正对待
D. 保证政策结果信息的真实性及政策知识的发展
满分:3 分
7. 如果政府一项政策的实施导致资源的浪费,那么这项政策应该()
A. 执行
B. 继续
C. 终结
D. 不去管
满分:3 分
8. 以工具理性为指导、以效能为标准进行创新,叫做()
A. 工具性政策
B. 目标性政策
C. 制度性政策
D. 利益性政策
满分:3 分
9. 对投入的成本和所取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叫做()
A. 专家评估法
B. 执行群体评估法
C. 成本-效益评估法
D. 前后对比分析法
满分:3 分
10. 将旧的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这种行为叫做()
A. 政策废止
B. 政策代替
C. 政策分解
D. 政策减缩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政策评估应该强调的原则()
A. 效率
B. 公正
C. 事实判断
D. 价值判断
满分:3 分
2. 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或程序包括()
A. 获取反馈信息
B. 分析反馈内容
C. 确定调整方案
D. 实施调整
满分:3 分
3. 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估的表现形式有()
A. 领导者的公开视察和微服私访
B.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和公开呼吁
C. 媒体的宣传报道和相关建议
D. 对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
满分:3 分
4. 下面属于定量分析法的有()
A. 损益分析
B. 线性规划
C. 博弈分析
D. 德尔菲分析
满分:3 分
5. 下列哪些属于评估方法中的常用方法()
A. 前后对比法
B. 专家评估法
C. 成本-效益分析法
D. 执行群体评估法
满分:3 分
6. 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主要表现()
A. 旧政策的继续
B. 旧政策的结束
C. 新政策的启动
D. 新政策的研发
满分:3 分
7. 公共政策按其手段特征分为()
A. 工具性政策
B. 目标性政策
C. 制度性政策
D. 利益性政策
满分:3 分
8. 公共政策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有()
A.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 “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C. “有-无”对比分析
D. 实验性对比分析
满分:3 分
9. 回归分析的类型包括()
A.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B. 多元回归分析
C. 非线性回归分析
D. 线性规划
满分:3 分
10.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A. 政策调整回增强公民积极性
B.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C.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D. 政策调整有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政策调整是指政策监控主体在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中,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新政策出台与旧政策终结并举的方法不能缓和政策终结带来的压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公共政策创新战略包括理念创新战略、体制创新战略、人才创新战略、资源整合创新战略;工具创新战略和营销创新战略不能算是公共政策创新战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政策终结往往发生在政策评估之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按照控制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政策控制分为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一项政策的废止代表着某个问题的解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确定理念创新的步骤与计划,以指导整个公共政策创新活动叫做体制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如何探究政策过程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其他政策变量或现象的影响,并预测政策过程或者政策现象的发展趋势,就要用到回归分析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政策带给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主有从,有正有负,有大有小、有潜有显,对此要进行综合衡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政策监控的主体往往同时也是客体,两者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评估启动阶段是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评估启动工作的好坏与评估活动的成败紧密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与事实标准有着很大的区别,前者更多考虑的是“是不是”、“行不行”的问题,后者主要关注的是“该不该”、“值不值”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可以把实际的政策效果理解为最后的政策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理念创新战略一定程度上制约和规定着人才创新战略、资源整合战略和营销战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任何政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评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政策评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常用的控制标准有实物标准、成本标准、资本标准和收益标准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行政监督是国家政策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公共政策主体根据创新战略方针和原则,确定人才创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用,确保公共政策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叫做资源整合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确定评估对象实质上是决定评估什么政策,或是评估政策的哪部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