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2. 关于“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个复音词
B. 是一个连绵词
C. 是一个叠音词
D. 是一个同义复词
满分:3 分
3. 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4. 含糊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5.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信的本义是
A. 书信
B. 信用
C. 诚实
D. 相信
满分:3 分
6.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礼记•月令》 :“ 鹰乃学习”句中“习”用的是它的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变义
满分:3 分
8.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重言
D. 单纯词
满分:3 分
9.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方法是
A. 传
B. 注
C. 疏
D. 笺
满分:3 分
10. 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
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 方言的不同
满分:3 分
11. “芝”“淡”“乐”“赐”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
A. 之 淡 药 铎
B. 之 谈 药 锡
C. 支 宵 觉 耕
D. 支 侯 觉 铎
满分:3 分
12. 百姓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3. 蚩蚩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14.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何的本义是
A. 什么
B. 扛在肩上
C. 姓氏
D. 荷花
满分:3 分
15.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满分:3 分
16.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中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是
A. 连绵词
B. 附音词
C. 叠音词
D. 偏义复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7.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重言
D. 单纯词
满分:3 分
18. 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满分:3 分
19. 古汉语中,“颈、项”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
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 方言的不同
满分:3 分
20. 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将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叫做
A. 浊
B. 粘
C. 对
D. 清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反切这种注音方法的原则是
A. 上字取声
B. 下字取韵和调
C. 上字取韵和调
D. 下字取声
满分:2 分
2. 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和
A. 舌音
B. 齿音
C. 牙音
D. 喉音
满分:2 分
3. “恭、敬”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
A. 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B. 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
C. 恭主貌,敬主心
D.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
满分:2 分
4. 关于 “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 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 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 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满分:2 分
5. 关于 “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 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 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 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满分:2 分
6. 关于本义与引申义,叙述正确的是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 引申义中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远引申。
满分:2 分
7.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
A. 仄起仄收式
B. 平起仄收式
C. 仄起平收式
D. 平起平收式
满分:2 分
8. 按王力的上古音系韵部说,下面属于谈部 的是
A. 之
B. 芝
C. 谈
D. 淡
满分:2 分
9. 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可以分为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2 分
10.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其中阳声韵是
A. 以鼻辅音[-m]收尾的
B. 以鼻辅音[-n]收尾的
C. 以鼻辅音[-ŋ]收尾的
D. 以鼻辅音[-t]收尾的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本义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本义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双声这一个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声训是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关于“对” 在一首律诗中 ,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蓄、养属于同义词,但从词义轻重上,二者存在不同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使用“貌”这个注解术语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蓄、养”习惯用法不同, “畜”习惯上用于养禽兽。 “养”习惯上指养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融融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2. 关于“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个复音词
B. 是一个连绵词
C. 是一个叠音词
D. 是一个同义复词
满分:3 分
3. 有众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4. 含糊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5.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信的本义是
A. 书信
B. 信用
C. 诚实
D. 相信
满分:3 分
6. 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7. 《礼记•月令》 :“ 鹰乃学习”句中“习”用的是它的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变义
满分:3 分
8.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重言
D. 单纯词
满分:3 分
9.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方法是
A. 传
B. 注
C. 疏
D. 笺
满分:3 分
10. 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
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 方言的不同
满分:3 分
11. “芝”“淡”“乐”“赐”四字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
A. 之 淡 药 铎
B. 之 谈 药 锡
C. 支 宵 觉 耕
D. 支 侯 觉 铎
满分:3 分
12. 百姓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3. 蚩蚩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3 分
14.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何的本义是
A. 什么
B. 扛在肩上
C. 姓氏
D. 荷花
满分:3 分
15.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清塞音[-p]、[-t]、[-k]收尾的,叫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满分:3 分
16.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中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是
A. 连绵词
B. 附音词
C. 叠音词
D. 偏义复词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7.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作为词素结合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 连绵词
B. 合成词
C. 重言
D. 单纯词
满分:3 分
18. 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上声韵
满分:3 分
19. 古汉语中,“颈、项”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
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
D. 方言的不同
满分:3 分
20. 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将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叫做
A. 浊
B. 粘
C. 对
D. 清
满分:3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反切这种注音方法的原则是
A. 上字取声
B. 下字取韵和调
C. 上字取韵和调
D. 下字取声
满分:2 分
2. 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和
A. 舌音
B. 齿音
C. 牙音
D. 喉音
满分:2 分
3. “恭、敬”这两个同义词间的差异是
A. 恭和敬在词义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B. 恭和敬在语法的习惯用法上有所不同
C. 恭主貌,敬主心
D. “恭”指外表有礼貌,“敬”指内心严肃不苟
满分:2 分
4. 关于 “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 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 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 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满分:2 分
5. 关于 “皮、肤”,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先秦时,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
B. 肤是指人的;皮是指禽兽的
C. 皮和肤二者在词义的轻重上不同
D. 肤词义轻;皮词义重
满分:2 分
6. 关于本义与引申义,叙述正确的是
A. 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B. 引申义都是从本义发展引申来的。
C. 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引申义一般比较抽象。
D. 引申义中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叫远引申。
满分:2 分
7.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
A. 仄起仄收式
B. 平起仄收式
C. 仄起平收式
D. 平起平收式
满分:2 分
8. 按王力的上古音系韵部说,下面属于谈部 的是
A. 之
B. 芝
C. 谈
D. 淡
满分:2 分
9. 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可以分为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满分:2 分
10.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其中阳声韵是
A. 以鼻辅音[-m]收尾的
B. 以鼻辅音[-n]收尾的
C. 以鼻辅音[-ŋ]收尾的
D. 以鼻辅音[-t]收尾的
满分:2 分
2012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本义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本义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双声这一个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声训是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关于“对” 在一首律诗中 ,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蓄、养属于同义词,但从词义轻重上,二者存在不同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使用“貌”这个注解术语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蓄、养”习惯用法不同, “畜”习惯上用于养禽兽。 “养”习惯上指养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