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或谓之曰 :‘ 是非君子之道也 。’ ”中“或”字的词性为
A. 选择连词
B. 肯定性无定代词
C. 否定性无定代词
D. 副词
满分:3 分
2. “数罟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里“数”的文中义为
A. 几个
B. 屡次
C. 细密
D. 数量
满分:3 分
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中“ 殆 ”的文中义是
A. 危险
B. 懈怠
C. 疑惑
D. 厌倦
满分:3 分
4.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中“兹”的词性和文中义是
A. 代词,这里
B. 名词,年
C. 介词,在
D. 连词,却
满分:3 分
5.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揭”于文中的意思是
A. 翻开
B. 起义
C. 高举
D. 拿着
满分:3 分
6.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中的“揭”的词义是
A. 翻开
B. 起义
C. 高举
D. 拿着
满分:3 分
7. “老臣贱息舒祺 ,最少 ,不肖”中“息”字的文中义是
A. 气息
B. 子
C. 休息
D. 休养生息
满分:3 分
8. 汉初所传的《 论语 》有三种 ,除了齐论、鲁论外,还有
A. 楚论
B. 秦论
C. 晋论
D. 古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A. 介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副词
满分:3 分
10. 在“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这句里,“ 高 ”的特殊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对动用法
D. 为动用法
满分:3 分
11. “ 于是乘其车 ,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中的“过”的意思是
A. 经过
B. 超过
C. 错过
D. 拜访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中“以”的词性和意义是
A. 连词,为了
B. 连词,因为
C. 介词,因为
D. 介词, 为了
满分:3 分
13. “如有不由此者,在 者去,众以为殃”中的“ ”与“ 势”的关系是
A. 古今字
B. 异体字
C. 通假字
D. 繁简字
满分:3 分
14.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中“ 或 ” 的词性是
A. 连词,或者
B.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
C.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满分:3 分
15. 关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兼语句
B. 含双宾语
C. 含宾语前置
D. 是判断句
满分:3 分
16. “子路问 :‘闻斯行诸?’”中的“诸”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代词
C. 兼词
D. 词尾
满分:3 分
17. “缘木求鱼 ,虽不得鱼 ,无后灾。”中“缘”的文中义是
A. 攀登
B. 沿着
C. 边缘
D. 经由
满分:3 分
18. 《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其中戴德辑录的是
A. 《小戴礼记》
B. 《大戴礼记》
C. 《周礼》
D. 《仪礼》
满分:3 分
19.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殆”字的文中义为
A. 危险
B. 懈怠
C. 疑惑
D. 厌倦
满分:3 分
20. “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 ,农夫也。”中的第一个“ 夫 ”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副词
C. 连词
D. 代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句子中的“者”字词性是助词的是
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D.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满分:2 分
2. 下列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有
A.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B.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D.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满分:2 分
3. 汉初所传的《 论语 》有三种 ,分别是
A. 齐论
B. 古论
C. 鲁论
D. 秦论
满分:2 分
4. 关于“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中的“ 之 ” 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动词
B. 意思是“到达”
C. 是代词
D. 意思是“他”
满分:2 分
5. 下列句子中有倒装情况的有
A. 王曰:“若是其甚与?”
B.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C. 孟尝君就国于薛。
D. 异乎三子者之撰。
满分:2 分
6. 关于“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说法正确的是.
A. “夫子”是句子的主语
B. “疾”是“痛恨”的意思
C. 第二个“夫”是指示代词。
D. 句子中的“之”两个都是代词。
满分:2 分
7. 关于《 论语 》,说法正确的是
A.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
B. 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
C. 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 疏。
D.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满分:2 分
8. 下列例子中,有名词用作状语情况的有
A.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C. 月攘一鸡
D.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满分:2 分
9. 对“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中的“置邮”,说法正确的是
A. 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 置驿,指马递。邮驿,指车递。
C. 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 置驿,指车递。邮驿,指马递。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中的“ 乎 ”字是介词的有.
A. 飞翔乎天地之间。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D. 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中的“隐”的文中义是“隐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弃甲曳兵而走”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走”是行走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礼记注疏》,是东汉杜预作的注 ,唐孔颖达作的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应当理解为“膺戎狄,惩荆舒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当理解为“膺戎狄,惩荆舒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吾道一以贯之。”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流传下来的有在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的文中义是“成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邻国之民不加少。”中的“加”是副词,是“更加”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或谓之曰 :‘ 是非君子之道也 。’ ”中“或”字的词性为
A. 选择连词
B. 肯定性无定代词
C. 否定性无定代词
D. 副词
满分:3 分
2. “数罟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里“数”的文中义为
A. 几个
B. 屡次
C. 细密
D. 数量
满分:3 分
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中“ 殆 ”的文中义是
A. 危险
B. 懈怠
C. 疑惑
D. 厌倦
满分:3 分
4.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中“兹”的词性和文中义是
A. 代词,这里
B. 名词,年
C. 介词,在
D. 连词,却
满分:3 分
5.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中“揭”于文中的意思是
A. 翻开
B. 起义
C. 高举
D. 拿着
满分:3 分
6.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中的“揭”的词义是
A. 翻开
B. 起义
C. 高举
D. 拿着
满分:3 分
7. “老臣贱息舒祺 ,最少 ,不肖”中“息”字的文中义是
A. 气息
B. 子
C. 休息
D. 休养生息
满分:3 分
8. 汉初所传的《 论语 》有三种 ,除了齐论、鲁论外,还有
A. 楚论
B. 秦论
C. 晋论
D. 古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9.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A. 介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副词
满分:3 分
10. 在“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这句里,“ 高 ”的特殊用法是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对动用法
D. 为动用法
满分:3 分
11. “ 于是乘其车 ,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中的“过”的意思是
A. 经过
B. 超过
C. 错过
D. 拜访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中“以”的词性和意义是
A. 连词,为了
B. 连词,因为
C. 介词,因为
D. 介词, 为了
满分:3 分
13. “如有不由此者,在 者去,众以为殃”中的“ ”与“ 势”的关系是
A. 古今字
B. 异体字
C. 通假字
D. 繁简字
满分:3 分
14.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中“ 或 ” 的词性是
A. 连词,或者
B. 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人
C.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人
D.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满分:3 分
15. 关于“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兼语句
B. 含双宾语
C. 含宾语前置
D. 是判断句
满分:3 分
16. “子路问 :‘闻斯行诸?’”中的“诸”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代词
C. 兼词
D. 词尾
满分:3 分
17. “缘木求鱼 ,虽不得鱼 ,无后灾。”中“缘”的文中义是
A. 攀登
B. 沿着
C. 边缘
D. 经由
满分:3 分
18. 《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其中戴德辑录的是
A. 《小戴礼记》
B. 《大戴礼记》
C. 《周礼》
D. 《仪礼》
满分:3 分
19.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殆”字的文中义为
A. 危险
B. 懈怠
C. 疑惑
D. 厌倦
满分:3 分
20. “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 ,农夫也。”中的第一个“ 夫 ”的词性是
A. 语气词
B. 副词
C. 连词
D. 代词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面句子中的“者”字词性是助词的是
A.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B.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D.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
满分:2 分
2. 下列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有
A.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
B.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C.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D.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满分:2 分
3. 汉初所传的《 论语 》有三种 ,分别是
A. 齐论
B. 古论
C. 鲁论
D. 秦论
满分:2 分
4. 关于“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中的“ 之 ” 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动词
B. 意思是“到达”
C. 是代词
D. 意思是“他”
满分:2 分
5. 下列句子中有倒装情况的有
A. 王曰:“若是其甚与?”
B.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C. 孟尝君就国于薛。
D. 异乎三子者之撰。
满分:2 分
6. 关于“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说法正确的是.
A. “夫子”是句子的主语
B. “疾”是“痛恨”的意思
C. 第二个“夫”是指示代词。
D. 句子中的“之”两个都是代词。
满分:2 分
7. 关于《 论语 》,说法正确的是
A.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
B. 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
C. 通行的注本有《论语注疏》,是魏时何晏集解,宋时邢 疏。
D. 《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满分:2 分
8. 下列例子中,有名词用作状语情况的有
A.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C. 月攘一鸡
D.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满分:2 分
9. 对“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中的“置邮”,说法正确的是
A. 置、邮,都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B. 置驿,指马递。邮驿,指车递。
C. 置、邮,不是古代传递政令的方法
D. 置驿,指车递。邮驿,指马递。
满分:2 分
10. 下列句子中的“ 乎 ”字是介词的有.
A. 飞翔乎天地之间。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
D. 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中的“隐”的文中义是“隐瞒”。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弃甲曳兵而走”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走”是行走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礼记注疏》,是东汉杜预作的注 ,唐孔颖达作的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集成的、记录了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戎狄是膺 ,荆舒是惩。”应当理解为“膺戎狄,惩荆舒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当理解为“膺戎狄,惩荆舒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吾道一以贯之。”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流传下来的有在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的文中义是“成就”。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邻国之民不加少。”中的“加”是副词,是“更加”的意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