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小学班主任工作》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班主任工作 2015-03-17 12:16:10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社会实践活动在方法上应具有多样性和(),具体的方式表现为:军政训练、参观访问、调查考察、和为民服务。
A. 计划性
B. 层次性
C. 实践性
D. 独立性
满分:4 分
2. 差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
A. 积极因素
B. 重要因素
C. 情感因素
D. 心理因素
满分:4 分
3. 家长会的种类,按其规模来分,主要有全班学生家长会、()两种。
A. 部分家长座谈会
B. 个别家长座谈会
C. 全体家长座谈会
D. 全班家长座谈会
满分:4 分
4. 班级文化是利用和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等,逐步在班级内部形成独特的()、共同思维和行为准则,以熏陶和培育学生人格的文化场域。
A. 人生观
B. 价值观
C. 品质观
满分:4 分
5. 家长会的种类,按其规模来分,主要有()、部分家长座谈会两种。
A. 各别学生家长会
B. 全班学生家长会
C. 个别学生家长会
D. 全体学生家长会
满分:4 分
6. 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A. 教学活动
B. 辅导活动
C. 科技活动
D. 组织活动
满分:4 分
7. 差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的心理需要。
A. 尊重与友好
B. 尊重与爱抚
C. 尊重与欣赏
D. 关心与爱抚
满分:4 分
8. ()可分为普访和专访两类。
A. 名人访
B. 受访
C. 访问
D. 家访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是指导家庭教育、参与学校管理的群众性组织。是指由学校领导、班主任组织的,学生家长组成的指导家庭教育并协调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的关系,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力量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
A. 家长委员会
B. 家政委员会
C. 家教委员会
D. 家务委员会
满分:4 分
10.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要遵循:教育性原则、()、掌握分寸、公平公正原则及因材施教、启发学生原则
A. 沉着应对原则
B. 沉着冷静原则
C. 灵活冷静原则
满分:4 分
11. 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科技活动、()。
A. 辅导活动
B. 组织活动
C.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 教学活动
满分:4 分
12.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8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对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务、条件、待遇和奖励,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领导、管理等都作了明确扼要的阐述和规定,并规定自1988年9月1日开始施行。
A. 1987年
B. 1988年
C. 1989年
D. 1990年
满分:4 分
13. ()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
A. 班级精神文化
B. 班级物质文化
C. 班级文化活动
满分:4 分
14.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应实施灵活多样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管理活动。
A. 自主管理机制
B. 辅导管理机制
C. 理论管理机制
D. 科学管理机制
满分:4 分
15. 班主任的谈话分为()和有声谈话两类。
A. 无意谈话
B. 无声谈话
C. 有意谈话
满分:4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小学班主任()。
A. 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
B. 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骨干
C. 是协调学校各项活动的纽带
D. 是联系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桥梁
满分:2 分
2. 初入学的儿童()
A. 有意注意还是不发展的
B.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C. 有意注意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D. 无意注意还起着重要的作用
满分:2 分
3. 学校原因包括:();超编的班级集体与众多亟需个别辅导的学生个体的矛盾。
A. 办学思想存在偏差
B. 教育者本身尚有不少薄弱环节
C. 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不适应
D. 在教学方面存在不少矛盾
满分:2 分
4. 小学班级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它是由(),组织的活动等要素构成的。
A. 组织的机构
B. 组织的成员
C. 组织的目标
D. 组织的制度
满分:2 分
5.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
A. 建立诚信
B. 真诚待人
C. 学会尊重
D. 学会换位理解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差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重要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社会教育的特点是:社会文化的渗透性,内容的丰富性,教育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信息的复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班主任接待家长来校应热情、尊重、细心、委婉、真诚、不卑不亢,认真听取家长意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集体活动是指由学校组织的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的多方面的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行为评价法是指班主任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或正在形成的优良思想品德和存在的不良思想品德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和巩固,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1988年1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对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务、条件、待遇和奖励,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领导、管理等都作了明确扼要的阐述和规定,并规定自1988年9月1日开始施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课外活动的内容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活动、文艺活动、科技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差生形成的社会原因有:家庭学习环境恶劣;家庭情绪气氛和道德气氛不良;家庭缺乏温暖;家庭教育不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组织小学班级活动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方向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