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角色游戏的中心是:
A. 角色
B. 情景
C. 材料
D. 场地
满分:3 分
2. 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等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3. 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 娱乐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4. 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等是: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角色游戏中对物品的假想是:
A. 以物代物
B. 情景转变
C. 以人代人
D. 内部规则
满分:3 分
6. 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本能,但其本能并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的观点是:
A. 剩余精力说
B. 松弛说
C. 前练习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7. 拼板、魔方、棋类等玩具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8. 儿童能选择利用结构材料,能较正确地建构物体出现在以下哪个阶段: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满分:3 分
9. 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一游戏理论是:
A. 剩余精力说
B. 复演说
C. 松弛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10. 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的言语方法是:
A. 说明
B. 描述
C. 建议
D. 提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 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
B.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C. 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D. 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E. 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
满分:3 分
2. 教师可采取的游戏指导方式分为:
A. 以游戏场地媒介
B. 以自身为媒介
C. 以材料为媒介
D. 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E. 以游戏的时间为媒介
满分:3 分
3. 影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包括:
A. 社会环境
B. 玩具
C. 游戏场地
D. 游戏时间
E. 儿童的年龄
满分:3 分
4.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有:
A. 强调象征的发展是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C. 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重要价值
D. 对于前苏联学前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
E.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满分:3 分
5.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A. 儿童游戏的动机明显化阶段
B. 游戏规则细化阶段
C. 成人的协同活动,掌握物体的用法的阶段
D. 最初的动作概括化的阶段
E. 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出现的阶段
满分:3 分
6. 游戏时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体现在:
A. 影响游戏的数量
B. 影响游戏的质量
C. 影响游戏的场地
D. 游戏时间短会降低游戏的发展价值
E. 影响游戏的材料
满分:3 分
7. 玩具的数量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对儿童游戏主题的影响
B. 对儿童游戏范围的影响
C. 对游戏对象的影响
D. 对游戏时间的影响
E. 对游戏场地的影响
满分:3 分
8.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
A. 忽视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B. 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C. 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D. 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
E. 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满分:3 分
9.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是:
A. 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
B. 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
C. 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
D.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E. 强调游戏的生物学意义
满分:3 分
10. 剩余精力说的主要观点有:
A. 儿童不需要劳动,有剩余精力
B. 儿童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产生疲劳
C.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D. 儿童的剩余精力必须找到消耗的出路
E. 游戏是儿童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师无需保证儿童结构游戏的时间和场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进行合作游戏,表演游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角色游戏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要求,主要由儿童自己设计的一种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要逐渐教会儿童收拾玩具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同性玩伴和异性玩伴对游戏产生的相同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大班儿童游戏中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唯一有效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高结构的课程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更常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受专制型教育态度影响的儿童不能独自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强调儿童的游戏与觉醒水平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儿童结构游戏的指导应结合儿童游戏的水平和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智力玩具主要指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玩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玩具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工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角色游戏具有高度自主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昂贵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角色游戏的中心是:
A. 角色
B. 情景
C. 材料
D. 场地
满分:3 分
2. 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等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3. 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 娱乐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4. 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等是: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角色游戏中对物品的假想是:
A. 以物代物
B. 情景转变
C. 以人代人
D. 内部规则
满分:3 分
6. 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本能,但其本能并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的观点是:
A. 剩余精力说
B. 松弛说
C. 前练习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7. 拼板、魔方、棋类等玩具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8. 儿童能选择利用结构材料,能较正确地建构物体出现在以下哪个阶段: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满分:3 分
9. 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一游戏理论是:
A. 剩余精力说
B. 复演说
C. 松弛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10. 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的言语方法是:
A. 说明
B. 描述
C. 建议
D. 提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 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
B.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C. 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D. 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E. 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
满分:3 分
2. 教师可采取的游戏指导方式分为:
A. 以游戏场地媒介
B. 以自身为媒介
C. 以材料为媒介
D. 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E. 以游戏的时间为媒介
满分:3 分
3. 影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包括:
A. 社会环境
B. 玩具
C. 游戏场地
D. 游戏时间
E. 儿童的年龄
满分:3 分
4.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有:
A. 强调象征的发展是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C. 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重要价值
D. 对于前苏联学前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
E.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满分:3 分
5.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A. 儿童游戏的动机明显化阶段
B. 游戏规则细化阶段
C. 成人的协同活动,掌握物体的用法的阶段
D. 最初的动作概括化的阶段
E. 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出现的阶段
满分:3 分
6. 游戏时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体现在:
A. 影响游戏的数量
B. 影响游戏的质量
C. 影响游戏的场地
D. 游戏时间短会降低游戏的发展价值
E. 影响游戏的材料
满分:3 分
7. 玩具的数量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对儿童游戏主题的影响
B. 对儿童游戏范围的影响
C. 对游戏对象的影响
D. 对游戏时间的影响
E. 对游戏场地的影响
满分:3 分
8.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
A. 忽视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B. 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C. 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D. 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
E. 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满分:3 分
9.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是:
A. 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
B. 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
C. 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
D.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E. 强调游戏的生物学意义
满分:3 分
10. 剩余精力说的主要观点有:
A. 儿童不需要劳动,有剩余精力
B. 儿童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产生疲劳
C.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D. 儿童的剩余精力必须找到消耗的出路
E. 游戏是儿童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师无需保证儿童结构游戏的时间和场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进行合作游戏,表演游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角色游戏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要求,主要由儿童自己设计的一种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要逐渐教会儿童收拾玩具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同性玩伴和异性玩伴对游戏产生的相同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大班儿童游戏中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唯一有效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高结构的课程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更常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受专制型教育态度影响的儿童不能独自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强调儿童的游戏与觉醒水平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儿童结构游戏的指导应结合儿童游戏的水平和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智力玩具主要指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玩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玩具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工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角色游戏具有高度自主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昂贵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角色游戏的中心是:
A. 角色
B. 情景
C. 材料
D. 场地
满分:3 分
2. 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等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3. 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 娱乐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4. 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等是: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角色游戏中对物品的假想是:
A. 以物代物
B. 情景转变
C. 以人代人
D. 内部规则
满分:3 分
6. 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本能,但其本能并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的观点是:
A. 剩余精力说
B. 松弛说
C. 前练习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7. 拼板、魔方、棋类等玩具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8. 儿童能选择利用结构材料,能较正确地建构物体出现在以下哪个阶段: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满分:3 分
9. 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一游戏理论是:
A. 剩余精力说
B. 复演说
C. 松弛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10. 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的言语方法是:
A. 说明
B. 描述
C. 建议
D. 提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 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
B.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C. 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D. 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E. 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
满分:3 分
2. 教师可采取的游戏指导方式分为:
A. 以游戏场地媒介
B. 以自身为媒介
C. 以材料为媒介
D. 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E. 以游戏的时间为媒介
满分:3 分
3. 影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包括:
A. 社会环境
B. 玩具
C. 游戏场地
D. 游戏时间
E. 儿童的年龄
满分:3 分
4.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有:
A. 强调象征的发展是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C. 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重要价值
D. 对于前苏联学前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
E.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满分:3 分
5.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A. 儿童游戏的动机明显化阶段
B. 游戏规则细化阶段
C. 成人的协同活动,掌握物体的用法的阶段
D. 最初的动作概括化的阶段
E. 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出现的阶段
满分:3 分
6. 游戏时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体现在:
A. 影响游戏的数量
B. 影响游戏的质量
C. 影响游戏的场地
D. 游戏时间短会降低游戏的发展价值
E. 影响游戏的材料
满分:3 分
7. 玩具的数量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对儿童游戏主题的影响
B. 对儿童游戏范围的影响
C. 对游戏对象的影响
D. 对游戏时间的影响
E. 对游戏场地的影响
满分:3 分
8.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
A. 忽视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B. 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C. 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D. 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
E. 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满分:3 分
9.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是:
A. 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
B. 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
C. 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
D.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E. 强调游戏的生物学意义
满分:3 分
10. 剩余精力说的主要观点有:
A. 儿童不需要劳动,有剩余精力
B. 儿童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产生疲劳
C.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D. 儿童的剩余精力必须找到消耗的出路
E. 游戏是儿童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师无需保证儿童结构游戏的时间和场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进行合作游戏,表演游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角色游戏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要求,主要由儿童自己设计的一种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要逐渐教会儿童收拾玩具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同性玩伴和异性玩伴对游戏产生的相同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大班儿童游戏中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唯一有效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高结构的课程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更常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受专制型教育态度影响的儿童不能独自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强调儿童的游戏与觉醒水平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儿童结构游戏的指导应结合儿童游戏的水平和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智力玩具主要指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玩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玩具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工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角色游戏具有高度自主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昂贵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角色游戏的中心是:
A. 角色
B. 情景
C. 材料
D. 场地
满分:3 分
2. 玩具娃娃、玩具动物、交通玩具、医院玩具等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3. 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等是:
A. 娱乐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4. 各种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玩具如小铃铛等是: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角色游戏中对物品的假想是:
A. 以物代物
B. 情景转变
C. 以人代人
D. 内部规则
满分:3 分
6. 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本能,但其本能并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的观点是:
A. 剩余精力说
B. 松弛说
C. 前练习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7. 拼板、魔方、棋类等玩具属于:
A. 形象玩具
B. 智力玩具
C. 结构造型玩具
D. 音乐玩具
满分:3 分
8. 儿童能选择利用结构材料,能较正确地建构物体出现在以下哪个阶段: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
满分:3 分
9. 认为儿童在游戏中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这一游戏理论是:
A. 剩余精力说
B. 复演说
C. 松弛说
D. 成熟说
满分:3 分
10. 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的言语方法是:
A. 说明
B. 描述
C. 建议
D. 提问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 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
B.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C. 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D. 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
E. 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
满分:3 分
2. 教师可采取的游戏指导方式分为:
A. 以游戏场地媒介
B. 以自身为媒介
C. 以材料为媒介
D. 以儿童伙伴为媒介
E. 以游戏的时间为媒介
满分:3 分
3. 影响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包括:
A. 社会环境
B. 玩具
C. 游戏场地
D. 游戏时间
E. 儿童的年龄
满分:3 分
4.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有:
A. 强调象征的发展是儿童与成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C. 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重要价值
D. 对于前苏联学前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
E. 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
满分:3 分
5. 艾里康宁认为角色出现的过程可以分为:
A. 儿童游戏的动机明显化阶段
B. 游戏规则细化阶段
C. 成人的协同活动,掌握物体的用法的阶段
D. 最初的动作概括化的阶段
E. 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动作与物体分离,角色萌芽出现的阶段
满分:3 分
6. 游戏时间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体现在:
A. 影响游戏的数量
B. 影响游戏的质量
C. 影响游戏的场地
D. 游戏时间短会降低游戏的发展价值
E. 影响游戏的材料
满分:3 分
7. 玩具的数量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对儿童游戏主题的影响
B. 对儿童游戏范围的影响
C. 对游戏对象的影响
D. 对游戏时间的影响
E. 对游戏场地的影响
满分:3 分
8. 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局限性是:
A. 忽视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B. 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C. 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D. 从本能的生物性角度解释游戏
E. 只强调认知发展对游戏的制约作用,忽视游戏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
满分:3 分
9.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是:
A. 推动游戏理论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密切结合
B. 普遍重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价值
C. 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
D. 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成年生活的重要性
E. 强调游戏的生物学意义
满分:3 分
10. 剩余精力说的主要观点有:
A. 儿童不需要劳动,有剩余精力
B. 儿童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产生疲劳
C. 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
D. 儿童的剩余精力必须找到消耗的出路
E. 游戏是儿童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满分:3 分
2012秋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教师无需保证儿童结构游戏的时间和场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否认游戏是独立的活动形式,认为游戏只是认知活动的衍生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短时间的游戏中,儿童更多进行合作游戏,表演游戏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角色游戏是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要求,主要由儿童自己设计的一种规则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要逐渐教会儿童收拾玩具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同性玩伴和异性玩伴对游戏产生的相同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娱乐玩具主要指一些小动物或人物的滑稽造型,如不倒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大班儿童游戏中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唯一有效手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高结构的课程中象征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更常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受专制型教育态度影响的儿童不能独自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强调儿童的游戏与觉醒水平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儿童结构游戏的指导应结合儿童游戏的水平和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智力玩具主要指拼图、拼板、镶嵌板、魔方、套塔、套碗、棋类玩具、纸牌等玩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玩具是学前儿童游戏的工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条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角色游戏具有高度自主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昂贵的玩具及游戏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