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满分:3 分
2. 人的主体地位确立的最终途径是
A. 教学
B. 劳动
C. 课外活动
D. 社会实践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这是指体育的( )。
A. 健体功能
B. 育智功能
C. 育德功能
D. 娱乐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满分:3 分
5.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可变性
D. 个体差异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
A. 幼儿期
B. 少年期
C. 童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3 分
7.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满分:3 分
9. 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家
A. 布鲁姆
B. 罗杰斯
C. 杜威
D. 布鲁纳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满分:3 分
11. “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 社会性功能
B. 个性生存功能
C. 个体享用功能
D. 经济性功能
满分:3 分
12.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是
A. 社会实践
B. 教学
C. 劳动
D. 课外活动
满分:3 分
13.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B.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 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 形成学生的品行
满分:3 分
1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主客体关系
满分:3 分
15.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满分:3 分
16.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A. 理论加实践
B.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 读书加劳动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满分:3 分
17. 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A. 广域课程
B. 国家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满分:3 分
18. 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 教育自身
B. 教育评价
C. 教育实践
D. 培养的人才质量
满分:3 分
19.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A. 《大教学论》
B. 《教育学》
C. 《雄辩术原理》
D. 《学记》
满分:3 分
20. 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 间接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广延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 )。
A. 性质
B. 机会
C. 规模
D. 速度
满分:2 分
2. 社区教育的作用( )。
A. 协调育人
B. 优化环境
C. 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D. 发展经济
满分:2 分
3. 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是 ( )。
A. 存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
B.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人际关系智力
D. 合作交往智力
满分:2 分
4. 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A. 《学记》
B. 《论语》
C. 柏拉图《理想国》
D.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满分:2 分
5. 德育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 理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道德教育
满分:2 分
6.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满分:2 分
7.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学科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满分:2 分
8. 教育理论中的两种不同个性观是
A. 个性就是个别性
B. 马克思全面发展个性观
C. 个人本位
D. 社会本位
满分:2 分
9. 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 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B. 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 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满分:2 分
10. 教育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是
A. 教育的普及化
B. 教育的国际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法制化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遗传素质的好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 、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育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使教育影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而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 ,是必由之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育产生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满分:3 分
2. 人的主体地位确立的最终途径是
A. 教学
B. 劳动
C. 课外活动
D. 社会实践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这是指体育的( )。
A. 健体功能
B. 育智功能
C. 育德功能
D. 娱乐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 1985年
B. 1986年
C. 1987年
D. 1988年
满分:3 分
5.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不均衡性
C. 可变性
D. 个体差异性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6. 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 )。
A. 幼儿期
B. 少年期
C. 童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3 分
7. 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心理教育
D. 道德教育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8.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
A. 演示法
B. 讲授法
C. 谈话法
D. 陶冶法
满分:3 分
9. 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家
A. 布鲁姆
B. 罗杰斯
C. 杜威
D. 布鲁纳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教育制度
B. 学校教育制度
C. 教育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满分:3 分
11. “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 社会性功能
B. 个性生存功能
C. 个体享用功能
D. 经济性功能
满分:3 分
12.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是
A. 社会实践
B. 教学
C. 劳动
D. 课外活动
满分:3 分
13. 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 )。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B.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 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 形成学生的品行
满分:3 分
14. 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 教育关系
B. 心理关系
C. 社会关系
D. 主客体关系
满分:3 分
15.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 并不重要的时期
B. 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 没有效果的时期
D. 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满分:3 分
16.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
A. 理论加实践
B.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C. 读书加劳动
D.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
满分:3 分
17. 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
A. 广域课程
B. 国家课程
C. 校本课程
D. 学科课程
满分:3 分
18. 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A. 教育自身
B. 教育评价
C. 教育实践
D. 培养的人才质量
满分:3 分
19.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A. 《大教学论》
B. 《教育学》
C. 《雄辩术原理》
D. 《学记》
满分:3 分
20. 教师能够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 间接性
B. 创造性
C. 示范性
D. 广延性
满分:3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 )。
A. 性质
B. 机会
C. 规模
D. 速度
满分:2 分
2. 社区教育的作用( )。
A. 协调育人
B. 优化环境
C. 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D. 发展经济
满分:2 分
3. 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是 ( )。
A. 存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
B. 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 人际关系智力
D. 合作交往智力
满分:2 分
4. 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A. 《学记》
B. 《论语》
C. 柏拉图《理想国》
D.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满分:2 分
5. 德育内容包括()
A.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 理想教育
C. 社会主义教育
D. 道德教育
满分:2 分
6. 当前德育出现问题的原因( )。
A. 不良德育观念的影响
B. 不良德育环境的制约
C. 升学竞争的冲击
D. 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满分:2 分
7.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
A. 学科设置
B. 学科顺序
C. 课时分配
D.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满分:2 分
8. 教育理论中的两种不同个性观是
A. 个性就是个别性
B. 马克思全面发展个性观
C. 个人本位
D. 社会本位
满分:2 分
9. 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 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B. 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 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满分:2 分
10. 教育现代化所要实现的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是
A. 教育的普及化
B. 教育的国际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法制化
满分:2 分
2013春第三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遗传素质的好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教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 、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育必须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使教育影响同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而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 ,是必由之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育产生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