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课程与教学论》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2015-03-17 12:32:45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潜在课程是指
A. 正课之外学校所安排的许多学习活动
B. 非课程设计者有意安排的学习经验
C. 教师在课本之外自行补充的参考数据
D. 学校预备而尚未实施的课程
满分:3 分
2.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出自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布卢姆
D. 夸美纽斯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3. ( )它主张评价应全面反映教育现象和课程现象的真实情况,为改进教育和课程实践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A. 量化评价
B. 质性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绝对性评价
满分:3 分
4.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 决策
B. 审议
C. 建构
D. 协商
满分:3 分
5. “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柏拉图
D. 黑格尔
满分:3 分
6. 以下活动中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
A. 做实验
B. 教学参观
C. 看书
D. 到自然界观察
满分:3 分
7. ( )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并以此目标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的类型。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满分:3 分
8.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 哲学取向
B. 心理学取向
C. 忠实取向
D. 背离取向
满分:3 分
9. 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 )这四种评价组成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式 。
A. 目标评价
B. 行为评价
C. 成果评价
D. 表现评价
满分:3 分
10.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 普遍主义
B. 唯科学主义
C. 实践理性
D. 解放理性
满分:3 分
11. 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主体取向
D. 客体取向
满分:3 分
12. ( ) 是传统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布卢姆
D. 凯洛夫
满分:3 分
13. 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和
A. 布里格斯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麦克尼尔
满分:3 分
14. 教学艺术是一门:
A. 独立艺术
B. 综合艺术
C. 表现艺术
D. 特殊艺术
满分:3 分
15. 在泰勒看来 ,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
A. 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B. 结构的完整性问题
C. 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D. 内容的可行性问题
满分:3 分
16. “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 是( )提出的
A. 赫尔巴特
B. 布卢姆
C. 杜威
D. 凯洛夫
满分:3 分
17. 德国教育家根舍因首创
A. 发现法
B. 结构主义的课程论
C. 要素主义的课程论
D. 范例教学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8. 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 课程解读范式
B. 课程理解范式
C. 课程实施范式
D. 课程评价范式
满分:3 分
19. 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
A. 经验教育学
B. 思辨教育学
C. 实验教育学
D. 活动教育学
满分:3 分
20. 最早以心理学为科目本位课程提供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 裴斯泰洛齐
B. 赫尔巴特
C. 福禄倍尔
D. 哈尔尼希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杜威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首创了CIPP评价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流派称为现代教学论流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凯洛夫概括出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是“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教育家赞科夫首创范例教学理论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是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杜威倡导实施经验课程的形态是“主动作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实验研究法是自然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 )特征
A. 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B. 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C. 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D. 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E. 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
满分:2 分
2. 关于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
A. 理想课程
B. 文件课程
C. 实施课程
D. 理解课程
E. 经验课程
满分:2 分
3. 有关发现教学法的描述,下列那三者为正确之描述?
A. 相当节省教学的时间
B. 教师向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问题情境
C. 特别适用于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
D.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机。
满分:2 分
4. 以下哪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
A. 信息技术教育
B.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C. 语文教学
D. 劳动技术教育
满分:2 分
5.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 练习法
B. 谈话法
C. 讲授法
D. 演示法
满分:2 分
6. 下列与过程取向的评价相符的是
A. 反对目标评价取向
B. 在方法论上,反对质性研究
C. 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
D. 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
满分:2 分
7. 按评价目的分类将其分 :
A. 表现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形成性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8. ( ) 不是古特莱德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
A. 校本课程
B. 理想课程
C. 国家课程
D. 理解课程
满分:2 分
9. 不是特朗普制构成形式的有
A. 小班上课
B. 大班上课
C. 小班讨论
D. 大班讨论
满分:2 分
10. 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代表人物有
A. 布鲁纳
B. 根舍因
C. 赞科夫
D. 杜威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