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学期《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3

所属学校:其他大学 科目:管理心理学 2015-03-17 12:40:5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3.通常来说,一个组织包含两个系统,即( C)。 A. 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 B. 社会心理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 C. 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 D. 技术系统和人际管理系统 满分:4 分 2. 130.“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指的是人际关系变化的( B )。 A. 反向驱动 B. 离向驱动 C. 同向驱动 D. 利益驱动 满分:4 分 3. 7.自由回答式、言语联想式和情境导入式都属于( C )问卷。 A. 封闭式 B. 半封闭式 C. 开放式 D. 主观式 满分:4 分 4. 24.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一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B)。 A. 电器实验 B. 梅奥实验C. 霍桑实验 D. 照明实验 满分:4 分 5. 32.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学家是 (B )。 A. 泰勒 B. 法约尔 C. 梅奥 D. 伯格 满分:4 分 6. 34.倡导“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 A )。 A. 泰勒 B. 梅奥 C. 马斯洛 D. 摩尔斯 满分:4 分 7. 12.在科学管理中,第一个使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是( B )。 A. 泰勒 B. 亨利•甘特 C. 法约尔 D. 韦伯 满分:4 分 8. 175.( D )是指接受者把收到并理解了的信息返送给发送者,以便发送者对接受者是否正确理解了信息进行核实。A. 编码 B. 传输 C. 解码 D. 反馈 满分:4 分 9. 61.“远亲不如近邻”反映了空间距离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这符合影响社会认知的( D)因素。 A. 认知者 B. 认知对象 C. 认知方法 D. 认知情境 满分:4 分 10. 14.德国的( D )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模式和原则,对组织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A. 泰勒 B. 梅奥 C. 法约尔 D. 韦伯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191.正式沟通网络除了链式沟通网络和轮式沟通网络之外,常见的还有(BCD )。 A. 半通道式沟通网络 B. 环式沟通网络 C. 全通道式沟通网络 D. Y式沟通网络 E. 半环式沟通网络 满分:3 分 2. 131.下列关于人际关系作用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BDE )。 A.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群体的团结 B.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群体的工作效率 C. 只要群体凝聚力高,人际关系并不重要 D.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E. 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 满分:3 分 3. 183.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包括(ACDE )。 A. 物质利益的影响 B. 正式组织目标 C. 心理特征的影响 D. 亲缘血统、历史、地理的影响 E. 思想感情的影响 满分:3 分 4. 36.个性主要包括( ABC )。 A. 个性倾向性 B. 个性心理特征 C. 自我意识D. 领导心理 E. 管理心理 满分:3 分 5. 37.以下选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CE )。 A. 兴趣 B. 气质 C. 信念 D. 知觉 E. 世界观 满分:3 分 6. 106.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观因素包括被说服者个体的( ACDE )。 A. 自尊心 B. 所处环境 C. 需要 D. 性格 E. 性别 满分:3 分 7. 41.在下列人物当中,( ACD )均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A. 泰勒 B. 勒温 C. 法约尔 D. 韦伯 满分:3 分8. 35.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知识基础主要包括( ABCD )等。 A. 管理学 B. 心理学 C. 社会学 D. 社会心理学 E. 社会管理学 满分:3 分 9. 134.人际关系的互利形态主要包括(ABE)等方面。 A. 物质-精神互利 B. 精神互利 C. 感情-物质互利 D. 心理-精神互利 E. 物质互利 满分:3 分 10. 102.以下关于态度形成的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CDE )。 A. 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最稳固 B. 每一个体都能完成从服从到同化,再到内化这一态度形成过程 C. 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从服从到内化需要经过多次反复 D. 态度形成的内化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最长 E. 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并非截然分开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96.按照心理独立性特点,阿德勒将人的性格分成独立型、顺从型和反抗型(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162.在现实生活中,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属于短期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14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说的是人际吸引条件中的相似因素的影响(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153.在生活中,爱情与友谊属于典型的个人性人际关系(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7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符合社会知觉效应中的首因效应(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150.一个看重学历而自己又失去拿高学历机会的人,会尤其看重甚至喜欢高学历的朋友,这属于人际吸引条件中互补因素的影响( 错误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124.当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更好;如果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不一致,面对的问题又熟悉,特别是又受过良好教育,双面论证的效果远大于单面论证(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144.同社会测量法相比,参照测量法能够更好地测量出人际关系(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115.按照纽科姆的“A-B-X理论”,X对A或B越重要,不一致时A或B就越紧张( 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157.人际关系心理学表明,衡量人们彼此接纳的尺子是自我暴露(正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