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

所属学校:兰州大学 科目:社会心理学 2015-03-17 13:17:56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社会学习理论大师( )认为,当人们得到他人的第一次奖励之后就会对自己的利他行为进行强化,他们开始自我欣赏自己的这种行为。因此,强化也包含做成一件好事之后的满足感。
A. A.斯金纳
B. B.班杜拉
C. C.洛伦兹
D. D.威尔逊
满分:2 分
2. 社会学习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是
A.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
B. 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C.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D. 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
满分:2 分
3.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根据社会心理学对人际沟通的阐述,这句俗语说明
A. A.职业的不同可能会引起沟通的鸿沟
B. B.处于不同层次的组织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不同,也会造成沟通障碍
C. C.文化背景的不同会给沟通带来障碍
D. D.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会造成沟通障碍
满分:2 分
4. 态度的成分不包括
A. 环境成分
B. 认知成分
C. 情感成分
D. 行为倾向成分
满分:2 分
5. 以下哪一项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
A. 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B. 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
C. C.自愿的
D. D.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E.
满分:2 分
6. ( )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A. 自我概念
B. 角色
C. 印象
D. 图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当组织内部产生矛盾时,最有可能成为沟通集中对象的是
A. A.已经背叛组织的人
B. B.有背叛组织倾向的人
C. C.组织中的忠诚分子
D. D.组织中的一般成员
满分:2 分
8. 如果你是一名后现代主义者,你认为以下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现代”特征的是
A. A.方法论上的机械主义
B. B.研究手段上的实证主义
C. C.研究理念上的多元主义
D. D.研究取向上的个人主义
满分:2 分
9. 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
A. A.报复性侵犯行为
B.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 C.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D. D.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哪项不是爱国意识发展的阶段
A. 国家形象阶段
B. 抽象国家观念阶段
C. 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D. 道德行为阶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下列关于人际沟通作用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人际沟通可以调节沟通者本人的行为
B. B.人际沟通一定能够协调组织内部关系
C. C.人际沟通有利于增强团结
D. D.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满分:2 分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亲和的因素
A. 情境因素
B. 情绪因素
C. 出生顺序
D. 成就动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结构的层面
A. 物质自我
B. 理想自我
C. 镜像自我
D. 反思自我
满分:2 分
14. 社会心理学家戴恩(K. Dion)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而缺乏魅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这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
A. A.首因效应
B. B.相似假定作用
C. C.类化原则
D. D.光环效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下列哪些不属于身份的特点
A. 客观性
B. 多重性
C. 稳定性
D. 目的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综合社会心理学者对人际沟通功能的阐述,沟通的作用通常体现为
A. 协调情感
B. 协调动作
C. 保证人的心理健康
D. 有助于增进了解
E. 有助于促进团结
满分:2 分
2. 在人际沟通的工具中,下列属于辅助语言系统的有
A. 面部表情
B. 书面语言
C. 语速快慢
D. 语言声调
E. 目光接触
满分:2 分
3. 态度的成分有哪些
A. 环境成分
B. 认知成分
C. 情感成分
D. 行为倾向成分
满分:2 分
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中,将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A. “社会哲学”阶段
B. “经院哲学”阶段
C. “社会经验论”阶段
D. “社会分析论”阶段
E. “社会认知论”阶段
满分:2 分
5. .下列行为中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的有
A. 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
B. 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C. 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
D. 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E. 一个蓄意杀害他人的人,在仓皇中未能将刀子扎在谋害对象的身上
F.
满分:2 分
6.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A. 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
B. 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
C. 社会行为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
D. 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
E. 社会行为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
满分:2 分
7. 人际沟通的原则有
A. 人际沟通是有目的的
B. 人际沟通的持续性
C. 人际沟通因编码而异
D. 人际沟通据有关系性
满分:2 分
8. 影响模仿的因素:
A. 年龄
B. 地位
C. 类似性
D. 互惠性
满分:2 分
9. 产生偏见的原因
A. 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B. 社会化的影响
C. 性别主义
D. 种族主义
满分:2 分
10.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直接来源
A.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C.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D. 英国的联想主义
满分:2 分
11. 下列哪些是社会化的载体
A. 家庭
B. 大学
C. 杂志
D. 参照群体
满分:2 分
12.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A. 受暗示者的特征
B. 被暗示者所处的情境、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
C. 暗示的来源问题
满分:2 分
13. 课堂上,历史老师正义愤填膺地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忽然发现一个学生趴在桌上睡着了,就提问这个学生:“李晓明,圆明园是谁烧的啊?”这个学生迷迷糊糊地答道:“反正不是我烧的。”在这个小幽默里存在着
A. 单项沟通
B. 双向沟通
C. 语言沟通
D. 非语言沟通
E. 假相倚
满分:2 分
14. 下列有关人际沟通的功能,属于L.费斯汀格提出的有
A. 传递信息的功能
B. 协调情感的功能
C. 身心保健的功能
D.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E. 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
满分:2 分
15. 下列有关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正确的是
A. 个体行为的动因是个体素质的各个要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B. 先天的某些本能和个体的生理变化是动机产生的一个前提,但是它本身并不是个体行为直接原因
C. 个体周围的社会环境是构成行为动因的又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缺乏社会环境因素的刺激,动机也不会产生
D. 个体的行为动因是在个体实践过程中生理上的无定向的需要和在外界环境中某些能够缓和这种生理欲望的事物目标相互作用以后才出现的
E. 某种意义上说,个体的社会实践是行为动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及动力
满分:2 分
16. 时尚产生的三个基本前提条件
A. 物质生活的丰富
B. 闲暇
C. 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
D. 社会促进
满分:2 分
17. 电视台播音员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属于
A. 单向沟通
B. 双向沟通
C. 假相倚沟通
D. 彼此相倚沟通
E. 非对称性相倚沟通
满分:2 分
18. 下列有关人际沟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的过程
B. 人际沟通的效果常常受到地位、组织结构、文化差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C. 根据斐泽在1963年的实验研究,个体对两种截然相反的信息有明显的选择性
D. 莱维特以5人小群体为研究对象,发现沟通网络有四种形态:直线型、圆型、专制型、事业型
E. 人际沟通具有协调、保健、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满分:2 分
19. 暗示是指
A.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B. 暗示是一种刺激
C. 暗示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
D. 暗示有别于指示,不同于感染和模仿。
满分:2 分
20.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角色失调
A. 角色期待
B. 角色领悟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冲突
满分:2 分
兰州大学2012秋学期《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特别重要的社会规范有社会责任规范、交换规范和平等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有时候,个体把自己由于受挫折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情绪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达到解除焦虑的目的,这种应对挫折的方式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退化(regression)。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双向沟通中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所以比单向沟通的效率要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传统的普通心理学不仅研究对物的认知规律,同时还专门研究对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认知。(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防御性、完型性等特征。(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漂亮的外貌能给人带来很多的机会,对个体能否成功总是起着关键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比起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自由灵活,但信息的可靠性稍差。(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亲密的关系只存在于恋爱的双方之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根据凯利(H.Kelly)的三度归因理论,人们可以通过对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和一贯性信息的判断将被观察者的行为原因归于行为者自身、客观刺激物或所处的情境。(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观察法的缺点之一,是观察者自身的主观意愿容易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利他行为是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根据利他行为所发生的情境特点,还可以将之划分为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现场实验法的优点之一是对自变量高度控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达尔文(K. Darlwin)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这一观点已经被当代著名的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Wilson)所证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