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文字学》作业1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文字学 2015-03-17 14:37:25
13春《文字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汉字的总数是( )的。
A. 不断增多
B. 保持不变
C. 保持稳定
D. 不断减少
满分:5 分
2. “卣”在古代属于 。
A. 水器
B. 乐器
C. 酒器
D. 设食器
满分:5 分
3. 在文字的字符中,拼音文字使用了( )符号。
A. 意符
B. 音符
C. 形符
D. 记号
满分:5 分
4. 我们把汉字称为( )。
A. 词-音节文字
B. 拼音文字
C. 语素-音节文字
D. 语素文字
满分:5 分
5. ( )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的遗址――殷墟。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满分:5 分
13春《文字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由于简化等原因,也存在一些形声字被改成表意字的现象,如( )。
A. 饮
B. 斌
C. 岩
D. 鸡
满分:5 分
2. 下列为石器文字材料的是 。
A. 石鼓文
B. 诅楚文
C. 三体石经
D. 侯马盟书
满分:5 分
3.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 )两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所以汉字里一般使用的字数从古到今变化不大。
A. 文字分化
B. 文字合并
C. 文字简化
D. 文字繁化
满分:5 分
4. 下列为汉字起源的说法的是 。
A. 仓颉造字说
B. 结绳说
C. 书契说
D. 八卦说
满分:5 分
13春《文字学》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1 道试题,共 55 分。)
V
1. 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大概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文字,有音也有义,因此从这方面而言,各种成熟的文字体系之间并没有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我国在使用植物纤维纸之前,长期以简和帛为主要书写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假借就是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一个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用点划取代线条是隶变的特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大汶口象形符号已经用作原始文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秦系文字更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的遗风,比较稳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在文字的形成过程中,表意的造字方法大量产生后,假借方法才开始运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甲骨文的著录形式主要有拓本、影本、摹本。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泰山刻石所保存的文字为小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义近形符通用是甲骨文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