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中外文化交流史 2015-03-17 14:49:25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对佛教三世佛认识有误的是 ( )
A. 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
B. 西方极乐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C. 过去佛燃灯佛
D. 未来佛弥勒佛
满分:4 分
2. 《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 )
A. 减少添加物
B. 讲求饮茶器具
C. 讲究水质
D. 讲究煮水的技巧
满分:4 分
3. 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
A. 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 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 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 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 )
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
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
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
D. 人身材变高
满分:4 分
5. 以下对唐朝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突厥降唐之人居长安者是长安战俘中为数最多的
B. 回纥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和从属的关系,曾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
C. 唐不承认大食在中亚的扩张,双方长期军事对峙
D. 吐蕃是古代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唐朝与吐蕃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
满分:4 分
6. 对鉴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著有《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
B. 鉴真出生于扬州,俗姓淳于
C. 鉴真及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
D. 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
满分:4 分
7. 对万叶假名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 出现“假名”
B. 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
C. 万叶假名看上去全是汉文,但中国人看不懂,现代日本人却可以看懂
D. 在记录同一个日语发音时,不同时候不同人会用不同的同音汉字
满分:4 分
8. 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 )
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
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
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
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满分:4 分
9.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 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
C. 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
D. 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满分:4 分
10. 对汉籍和训认识有误的是( )
A. 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B. 起源于平安时代,14世纪中叶基本定型成系统
C. “桂庵和训”使得汉籍和训成型通行开来
D. 所有人都必须借助送假名才能阅读汉籍原文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
A. 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B. 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C. 创立了日本茶道
D. 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满分:4 分
12. 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B. 佛教的适应性
C. 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D.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 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 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
B. 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C. 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
D. 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4. 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 ( )
A. 茶水
B. 茶具
C. 心境
D. 环境
满分:4 分
15. 遣唐使的历史贡献不包括( )
A. 引进唐朝律令典章,推动日本社会改革
B. 吸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C. 吸收中国先进物质文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D. 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精神素质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中国发达的文化养育了早熟的民族心理,注重历史记载的传统培养了冷静理智的文化特性,这使得中国士大夫对佛教中的逻辑推论、玄理幽思比之苦行的方式更为感兴趣,因而喜欢“见理”和“顿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历史文物徐福是秦始皇时代齐国的方士,他的事迹见于《史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秦汉移民在日本被称为“秦汉渡来人”,他们是日本弥生飞跃的历史功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造纸术的西传是由于阿拉伯商人通商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中日史学界把这种超越正常历史发展模式的文明现象称为“渡来文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陆羽《茶经》还辑录了与茶有关的典故和诗文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周礼》中记为“荼”,主要用来招待客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火药的制作方法传入阿拉伯地区,是由蒙古人攻打那里带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国书事件”里历史信息显示隋倭对隋外交的不对等地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日本朝廷任命了20次遣唐使,实际上真正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16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