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中外文化交流史 2015-03-17 14:49:25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满分:4 分
2.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
A. 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 东临大海
C. 与印度、大夏相邻
D. 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
A.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满分:4 分
4.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
A. 人种矮小,不高
B. 长寿,寿逾200岁
C. 红头发、蓝眼睛
D. 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满分:4 分
5.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
A.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 羌的对音
C. “茶”的对音
D. “秦”的对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A. 大秦有类中国
B.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
D. “拂”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
A. 武威
B. 酒泉
C. 张掖
D. 吐鲁番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8.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
A. 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 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 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 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满分:4 分
9.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
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满分:4 分
10.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 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 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 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满分:4 分
11.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
A. 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 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 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满分:4 分
12.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
A. 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 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 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 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满分:4 分
13.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
A. 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 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 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D. 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满分:4 分
14.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
A. 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 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 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 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满分:4 分
15. 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
A. 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 匈奴最强
C. 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 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满分:4 分
13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支那”最早见于波斯及印度的古籍记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了东汉时代对西域的经营,其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张骞再通西域,并出任西域都护府 ,经营西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张骞通西域是件近乎开天辟地的大事,在欧亚大陆上开辟了丝绸之路,被古代史学家称为凿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古楼兰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的边缘和罗布泊的西部边缘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西域三十六国,最大的是月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历史学的文化概念把文化分为深层和表层、抽象和具体、广义和狭义的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匈奴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是大月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季羡林考证印度的《治国安邦术》时,认为“支那”源于中国外销品“茶”的对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丝绸之路”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首创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希腊地志学家波桑尼阿在《希腊志》中记载着中国丝绸是从树皮上提取出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