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12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作业

所属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15-03-17 14:57:35
地大12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
A.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B.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C.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D. 资本生产和资本流通
满分:2 分
2.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____。
A.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B. 直观的反映论
C. 被动的反映论
D. 先验论
满分:2 分
3.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
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 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满分:2 分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 唯物史观
C. 无产阶级专政
D. 国家政权
满分:2 分
5.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 激变论的观点
D. 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满分:2 分
6.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
A. 议会制
B. 两党制或多党制
C. 分权制
D. 普选制
满分:2 分
7.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 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 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 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 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___。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满分:2 分
9.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国体是____。
A. 资产阶级专政
B. 法西斯专制
C. 君主立宪制
D. 民主共和制
满分:2 分
1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
A. 生产不足
B. 生产过剩
C. 消费不足
D. 失业增加
满分:2 分
11.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 两种不同的道路
B. 两种不同的状态
C. 两种不同的方式
D. 两种不同的结果
满分:2 分
12.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 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 运动范畴
D. 意识范畴
满分:2 分
1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
D. 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
满分:2 分
14.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 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 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 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 民主自由
B. 提倡人本主义
C. 反对封建束缚
D. 利己主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 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 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 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C.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 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D. 客观物质性的优点
满分:2 分
19.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____。
A. 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 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 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满分:2 分
21.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满分:2 分
22.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
A.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 规律的平等性
C.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 规律的能动作用
满分:2 分
23. 相对静止是____。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满分:2 分
24. 土地的价格____。
A. 是资本化的地租
B. 与地租成反比
C. 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D. 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
满分:2 分
25. 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
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C. 人是符号动物
D.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6.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A. 事物的积极方面
B. 事物的消极方面
C. 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
B. 国际化大生产
C. 剩余价值生产
D. 现代商品生产
满分:2 分
28.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人与物的关系
C. 人与人的关系
D. 物与物的关系
满分:2 分
29. 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____。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0.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 实践――认识――实践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满分:2 分
地大12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状态的有()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满分:2 分
2.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____。
A.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满分:2 分
3.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 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满分:2 分
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D. 坚持改革开放
满分:2 分
5.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满分:2 分
6. 马克思主义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包括____。
A. 主体意志的自由不仅是可能的的而且是必然的
B. 自由是绝对的
C. 客观必然性限制主体的意志自由
D.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表现为在自由和必然之间进行选择的一种活动。
满分:2 分
7. 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满分:2 分
8.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是____。
A. 要从社会关系的存在中来把握人的本质
B. 要全面完整地理解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的本质总是随着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D. 生产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满分:2 分
9. 货币转化为资本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____。
A. 在流通中能低价购买生产资料
B. 在流通中能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
C. 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D. 通过流通领域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满分:2 分
10. 固定资本是____。
A. 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B. 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
C. 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
D. 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
满分:2 分
11.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满分:2 分
12.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方式
满分:2 分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A. 以跨国公司为主体
B. 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
C. 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
D. 发达国家相互输出为主要流向
满分:2 分
14.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
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满分:2 分
15.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 古为今用方针
B. 历史分析方法
C. 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 阶级分析方法
满分:2 分
16.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包括()
A.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 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满分:2 分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满分:2 分
18.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
A. 发达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B.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 人的全面发展
满分:2 分
19.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____。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满分:2 分
20. 人性有哪些构成部分____。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神学属性
D. 思维属性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