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福建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学前儿童游戏理论 2015-03-17 16:49:15
福师《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____认为游戏是解决能力与愿望之间的矛盾,满足“像成人那样行动”的需要。
A. 生活预备说
B. 社会文化说
C. 精神分析说
D. 认知发展说。
满分:2 分
2. 著名的人类学家()认为,健康的儿童期是健康的成年期的先声。
A. 米德
B. 朗格威尔
C. 阿什利•蒙塔古
D. 鲁纳斯。
满分:2 分
3. 美国社会学家()第一个指出:儿童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
A. 米德
B. 加维
C. 朱可维克
D. 鲁纳斯。
满分:2 分
4. “认知发展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皮亚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教师加入幼儿正在开展的游戏,所扮演的角色可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如妈妈与孩子、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等),教师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以角色身份加以指点,使幼儿得到暗示和启发。这是____。
A. 合作介入
B. 指导性介入
C. 平行介入
D. 外部干预。
满分:2 分
6. ____认为游戏是摆脱原始的不必需的本能动作。
A. 生活预备说
B. 复演说
C. 唤醒说
D. 认知发展说。
满分:2 分
7. 结构游戏的基础是____。
A. 情景
B. 结构材料
C. 自主自愿
D. 建构活动。
满分:2 分
8. 同一个幼儿在游戏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同一个游戏材料,这是游戏动作的( )。
A. 重复性
B. 随意性
C. 灵活性
D. 非常规性。
满分:2 分
9. 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在游戏中有一个固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语言对幼儿进行隐而不露的点拨。这是____。
A. 合作介入
B. 指导性介入
C. 平行介入
D. 外部干预。
满分:2 分
10. 角色游戏的中心环节是____。
A. 扮演角色
B. 想象活动
C. 自主自愿
D. 玩具。
满分:2 分
11. ____是剩余精力说的倡导者。
A. 斯宾塞
B. 弗洛伊德
C. 皮亚杰
D. 霍尔。
满分:2 分
12. “复演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拉扎鲁斯。
满分:2 分
13. 皮亚杰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的角度是____。
A. 儿童智力发展
B.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C. 儿童的情绪体验
D. 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
满分:2 分
14. 供儿童玩各类角色游戏的玩具是____。
A. 主题玩具
B. 表演游戏玩具
C. 体育游戏玩具
D. 结构游戏玩具。
满分:2 分
15. 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积木、沙、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是____。
A. 角色游戏
B. 结构游戏
C. 表演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满分:2 分
16. ____认为游戏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
A. 生活预备说
B. 复演说
C. 唤醒说
D. 社会文化说。
满分:2 分
17. 结构游戏的支柱是____。
A. 情景
B. 结构材料
C. 自主自愿
D. 建构活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生活预备说” 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席勒
B. 盖利客
C. 霍尔
D. 格罗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____包括电控类玩具、电声类玩具、电脑玩具、通讯玩具等。
A. 静态玩具
B. 机动玩具
C. 电子玩具
D. 金属玩具。
满分:2 分
20. ____认为游戏是同化超过顺应的产物。
A. 皮亚杰
B. 史普德克
C. 佩普勒
D. 罗斯。
满分:2 分
福师《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1 道试题,共 22 分。)
V
1. 下面属于对幼儿角色游戏的观察内容的是____。
A. 主题的确定
B. 材料的运用
C. 角色表现形式
D. 社会性水平。
满分:2 分
2. 儿童玩具管理的内容包括____。
A. 合理利用经费,定期添设玩具
B. 所有玩具向儿童开放,并便于儿童取放
C. 建立玩具的使用常规
D. 建立定期检修和清洗玩具的制度。
满分:2 分
3. 下面属于对幼儿结构游戏水平的观察内容的是____。
A. 建构技能
B. 动作技能
C. 建构能力
D. 社会性水平。
满分:2 分
4. 对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包括____。
A. 游戏材料的提供
B. 时间的安排
C. 室内空间结构
D. 户外场地的特征。
满分:2 分
5. 下列属于成型玩具的是____。
A. 智力游戏玩具
B. 体育游戏玩具
C. 智能玩具
D. 声响玩具。
满分:2 分
6. 干预幼儿游戏的方法包括____。
A. 平行介入
B. 合作介入
C. 外部干预
D. 指导性介入。
满分:2 分
7. 根据玩具自身的内部结构,玩具可分为____。
A. 静态玩具
B. 机动玩具
C. 电子玩具
D. 金属玩具。
满分:2 分
8. 在投放儿童游戏材料时,要注意几点,分别是____。
A. 针对区域活动特征
B. 考虑幼儿年龄差异
C. 保证游戏时间
D. 探索多种玩法。
满分:2 分
9. 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评价包括____。
A. 游戏的情感体验
B. 游戏的认知表现
C.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D. 游戏的动作技能。
满分:2 分
10. 在儿童游戏中,玩具起的作用主要包括____。
A. 激发儿童游戏动机
B. 支撑游戏开展
C. 促进游戏水平提高
D. 对于儿童有教育作用。
满分:2 分
11. “唤醒说”的倡导者是____。
A. 伯莱因
B. 维果斯基
C. 斯宾塞
D. 亨特。
满分:2 分
福师《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V
1.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进行了社会性表演游戏训练,目的在于揭示游戏在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从别人角度看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研究结果表明,表演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提高日后儿童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20世纪著名的三大游戏理论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有规则游戏是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 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特有的一种游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20世纪60年代,美籍日本学者渡边慧证明了一条著名的定理――丑小鸭定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儿童在游戏中结成两种类型的关系:一是儿童与儿童之间通过玩具或游戏材料结成的现实伙伴关系,一是通过角色扮演结成的角色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教师在对儿童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消极内容不讲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不论是何种文化、种族、社会经济背景的儿童,都有游戏行为,游戏行为在形态上可能呈现不同,但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积木游戏是培养儿童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的最佳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研究结果表明,游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它有利于各种情感类型的产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游戏是儿童的需要,是儿童游戏的特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儿童游戏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研究发现,游戏性质与幼儿创造力有密切关系,集中性游戏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语言学中对游戏的解释,尽管世界上有多种语言,在表达游戏的含义时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同意游戏是与运动、动作有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儿童对于什么是游戏是以他自己的兴趣和主体性的发挥为依据的,同时他们对于上课的判断是以教师的影响为依据的,是从教师那里知道玩游戏和上课的区别。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研究表明,游戏,尤其是以儿童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来进行的创造性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等实验研究了游戏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根据斯米兰斯基的观点,想象性游戏中运用语言代替现实一般有四种方式:改变人的身份、改变物体的性质、替代动作、描述情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