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下)》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科目:道路工程(下) 2015-03-17 17:29:47

西南交《道路工程(下)》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确定土基的回弹模量的主要方法是( )。
A. 重型击实试验
B. 三轴压缩试验
C. 承载板试验
D. 简支小梁试验

2.沥青路面产生拥包现象,是由于沥青混合料( )造成的。
A. 抗拉强度不足
B. 抗前强度不足
C. 抗弯拉强度不足
D. 抗压强度不足

3.在各种公路路基用土中,最差的筑路材料是( )。
A. 粘性土
B. 重粘土
C. 粉性土
D. 砂土

4.以下路堤填筑材料按照其工程性质,由好到差的正确排列是( )。
A. 砂性土一粉性土―粘性土
B. 砂性土一粘件土一粉性土
C. 粉性土一粘性土一砂性土
D. 粘性土一砂性土一粉性土

5.以下哪个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必须按保温原则进行设计。( )
A. 西南潮暖区
B. 西北干旱区
C. 青藏高原区
D. 东南湿热区

6.一般情况下,柔性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 )。
A. 递增
B. 递减
C. 相同
D. 任意分布

7.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规定,最大荷载应力的临界荷位为后轴一侧,轮载作用于板的( )。
A. 纵缝边缘中部
B. 横缝边缘中部
C. 板块中部
D. 任意位置

8.路基边沟、截水沟、取土坑或路基附近的积水,主要通过( )排除到路基以外的天然河沟中。
A. 排水沟
B. 盲沟
C. 跌水
D. 涵洞

9.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级区划是按( )。
A. 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
B. 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C. 各地方的自然特点、人口数量
D. 潮湿系数、年降雨量

10.水泥稳定土不适用于( )。
A. 高温区
B. 潮湿区
C. 季冻区
D. 干旱区
此题选: D
11.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应采取( )措施。
A. 采用稠度较高的沥青
B. 提高路表面温度
C. 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
D. 采用开级配矿料

12.基顶当量回弹模量是表征( )强度和刚度的力学指标。
A. 基层
B. 土基
C. 垫层
D. 综合A、B、C
此题选: D
13.在沥青混凝土中,对沥青混合料材料的要求包括( )。
A. 采用酸性矿抖,粗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5%
B. 采用碱性矿料和粘稠较低的沥青
C. 采用碱性矿粉和粘稠沥青
D. 采用酸性矿粉和粘稠沥青

14.为了排除路基范围内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表水,可设置( )。
A. 排水沟
B. 急流槽
C. 边沟
D. 截水沟

15.路基用土中,最好的填料为( )。
A. 砂
B. 石质土和砂性土
C. 粉性土
D. 粘性土

16.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通过( )方法测定。
A. 三轴试验
B. 小梁弯拉试验
C. 马歇尔试验
D. 直接拉伸或劈裂试验
此题选: D
17.反映路基强度主要指标是( )。
A. 回弹模量
B. 内摩擦角
C. 抗压强度
D. 承载力

18.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构造一般有( )。
A. 平缝带拉杆型
B. 假继、假缝加传力杆型
C. 企口缝,企口缝加传力杆型
D. 假缝、假缝加拉杆型

19.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 )理论。
A. 弹性层状体
B. 极限荷载
C. 经验法
D. 弹性地基板
此题选: D
20.砾(碎)石基层的混合料中细料含量过多,将导致( )。
A. 使施工不容易压实
B. 破坏粗集料的骨架作用,降低路面强度
C. 增强粘结力,增加密实度
D. 基本不透水,故水稳定性好。

21.对于细料含量多的混合料,必须( )。
A. 加强压实
B. 减低施工含水量
C. 做好细料级配
D. 限制细料的塑性指数
此题选: D
22.挡土墙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优先考虑采用的措施为( )。
A. 换填料
B. 改变断面尺寸
C. 采用倾斜基础
D. 采用凸榫基础

23.石灰土基层的主要缺点是( )。
A. 强度低
B. 水稳性差
C. 缩裂
D. 耐磨性差

24.在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路面是以( )来表征土基的强度指标
A. 抗剪强度
B. 抗压强度
C. 垂直强度
D. 抗压回弹模量
此题选: D
25.为了防止路基边坡发生滑塌,可采取的防护措施是( )。
A. 植物防护
B. 设挡土墙
C. 砌石防护
D. 设护面墙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