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0007》第2次作业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
A. 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 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C.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 全面完善社会主义
E. 对外全方位开放
2.美国杜鲁门政府实施向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扩张与渗透,提出( )
A. 洛美协定
B. 库克基金
C. 马歇尔计划
D. 第四点计划
E. 遏制战略
此题选: D
3.当今,东西关系的实质是( )
A. 和平问题
B. 发展问题
C. 战争问题
D. 革命问题
E. 生态问题
4.国家间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的主要基础是( )
A. 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近
B. 政治经济制度基本相同
C. 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
D. 经济相互依赖
5.影响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 人权问题
B. 最惠国待遇问题
C. 知识产权问题
D. 台湾问题
E. 体制问题
此题选: D
6.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格局的特征是( )
A. 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B. 世界经济两极格局并存
C. 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 世界经济格局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E. 两大对立经济体系形成
7.美国计划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直接违反了( )
A. 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
B. 美苏《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C. “零点方案”
D. 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8.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式有( )
A. 一种方式
B. 两种方式
C. 三种方式
D. 四种方式
E. 五种方式
9.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东南亚国家联盟
B.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欧洲联盟
E.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此题选: D
10.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
A. 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 石油输出国组织
C. 南方首脑会议
D. 七十七国集团
E. 西非经济共同体
此题选: D
1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
A. 开罗会议
B. 万隆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卢萨卡会议
E. 贸发会议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
A. 宗教问题
B. 水源问题
C. 石油问题
D. 巴勒斯坦问题
E. 民族问题
此题选: D
13.实行渐进的经济转型方式的代表有( )
A. 俄罗斯
B. 波兰
C. 罗马尼亚
D. 罗马尼亚
E. 匈牙利
14.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战略是( )
A. 和平战略
B. 解放战略
C. 遏制战略
D. 缓和战略
E. 超越遏制战略
15.国际旧秩序的主要特征是( )
A. 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B. 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
C. 穷国越来越穷,富国愈来愈富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统治地位
E. 对话与合作
16.促进人类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 )
A.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B.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C.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D. 占世界产值多数的少数大国的发展
17.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E. 列宁
18.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
A. 独立自主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D. 所有国家一律平等
E. 联合国的积极作用
19.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
A. 波兰
B. 中国
C. 南斯拉夫
D. 匈牙利
E. 保加利亚
20.首次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阿尔弗莱德•索维
E. 刘少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主要有( )
A. 南北关系中的政治问题日益突出
B. 南北经济矛盾依然存在,但出现了与冷战时期不同的特点。
C. 南北经济矛盾与冷战时期基本相同
D. 北方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南北合作,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
E. 区域或集团内部的南北关系愈益明显地凸现出来
2.几十年来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重要成就,主要有( )
A. 成立关税同盟
B. 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C.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D. 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
E. 实行统一货币――欧元
3.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 )
A. 西哈努克
B. 卡斯特罗
C. 铁托
D. 尼赫鲁
E. 纳赛尔
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有( )
A. 和平的国际环境
B. 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 生产关系的调整
D. 对第三世界的剥削与廉价原材料的掠夺
E. 奉行凯恩斯主义
5.“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意图是( )
A. 通过援助西欧,加强反共的力量
B. 试图控制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的经济
C. 为美国的过剩产品和资本寻找国外市场
D. 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
6.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 )
A. 智力型经济
B. 信息化经济
C. 创新型经济
D. 主要产业支柱是制造业
7.南南合作的形式有( )
A. 进一步加强政治和外交合作
B. 建立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
C. 积极开展货币金融合作
D. 进行技术合作
E. 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加强贸易合作
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
A. 世界银行
B. 西方八国集团
C. 世界贸易组织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E. 七十七国集团
9.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关系是( )
A. 和平与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B.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
C. 世界的繁荣和发展是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
D. 和平与繁荣、战乱与贫困从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E. 和平与发展是互相独立的,彼此没有很大的影响
10.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有( )
A. 结束了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创了人类历史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
B.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基本上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为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平等、民主、自由的理想社会开辟了道路
C.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显示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 支持和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沉重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支持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E.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制止和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和中流砥柱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大众传播学》1541第二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