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
A. 0 . 4 %
B. 0 . 35 %
C. 0 . 30 %
D. 0 . 25 %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 )。
A.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 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 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配置
满分:2 分
3.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对于落地剪力墙或落地筒体的数量要求,下列何项是符合规定的? ( )
A.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30%,需抗震设防时不宜少于50%
B.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3,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2
C.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30%,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50%
D.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少于1/3,需抗震设防时不应少于1/2
满分:2 分
4. 限制房屋高宽比的目的是( )。
A. 避免房屋产生剪切破坏
B. 避免房屋产生弯曲破坏
C. 防止房屋产生不均匀沉降
D. 控制侧移的大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 )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满分:2 分
6.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D.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
E. 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满分:2 分
8. 整体工作系数α 愈大,说明剪力墙的侧向( )。
A. 刚度增大,侧移减小
B. 刚度增大,侧移增大
C. 刚度减小,侧移减小
D. 刚度减小,侧移增大
满分:2 分
9. 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
A. 连接墙肢,把水平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B. 连接墙肢,把竖向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C. 连接墙肢,使其起整体作用
D. 洞口上方连梁起构造作用
满分:2 分
10.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满分:2 分
11.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
A. 0.25%
B. 0.3%
C. 0.35%
D. 0.4%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 )。
A. 25年
B. 30年
C. 50年
D. 80年
E. 100年
满分:2 分
13. 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 )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满分:2 分
14.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满分:2 分
15.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A. 弯压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弯曲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满分:2 分
17.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满分:2 分
18.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满分:2 分
19.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满分:2 分
20.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满分:2 分
21. 当α≥10 ,且In/I≤ξ时,按( )计算。
A. 整体小开口墙
B. 整片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满分:2 分
22.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
A. 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内力的计算,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可近似认为各片剪墙只承受 ( )。
A. 轴向力
B. 弯矩
C. 剪力
D. 弯矩和轴向力
满分:2 分
24.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 抗震防线。
A. 多道
B. 两道
C. 一道
D. 不需要
满分:2 分
25. 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下刚度比宜接近1,但不宜大于( )。
A. 1.5
B. 2
C. 2.5
D. 3
满分:2 分
26. 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纵向受压钢筋截面A’s与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的比值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A’s/As≤0.3
B. A’s/As≥0.3
C. A’s/As≤0.5
D. A’s/As≥0.5
满分:2 分
27. 8 度抗震设防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A. 2
B. 3
C. 4
D. 5
满分:2 分
28. 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满分:2 分
29. 已知某抗震设防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在多遇地震影响下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32,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0000KN,则该结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总的竖向压力标准值为( )。
A. 26520KN
B. 23400KN
C. 48000KN
D. 36000KN
E. 40800KN
满分:2 分
30. 墙肢的轴向变形,随着层数增大,其影响( )。
A. 越大
B. 与高宽比无关
C. 越小
D. 不变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关于二阶段设计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第一阶段设计主要是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承载力验算,必要时还需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
B. 第一阶段设计是确保第一水准和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
C. 对有特殊要求、地震时易倒塌以及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需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D. 第二阶段设计是实现第三水准设防要求
E. 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只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设计要求
满分:2 分
2. 关于风荷载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
A. 基本风压是一种理想、特殊条件下的风压,与建筑物自身没直接关系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考虑了地貌而且还考虑了高度对基本风压的修正,与建筑自身没直接关系
C. 风荷载体型系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特性,突出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
D. 风振系数反映了结构动力特性对风荷载的影响
E. 《荷载规范》方法计算的风荷载值为风荷载标准值
满分:2 分
3. 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B. 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
C. 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有量纲
D. 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E. 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满分:2 分
4. 关于框架结构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 结构轻巧,布置灵活,可形成大的适用空间
B. 整体性比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承重结构好
C. 抗侧移刚度较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较大
D. 抗侧移刚度很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较小
E. 结构力学分析较为简单,用一些近似计算方法便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杆件内力
满分:2 分
5. 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特点有( )。
A.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直接有关,表现出很强的个性特征
B.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没有任何关系
C. 风力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D. 风力作用具有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两重性质
E. 风力在建筑物的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建筑物内收的局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
满分:2 分
6. 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B.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
C. 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
D.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
E.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
满分:2 分
7.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分层法和反弯点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分层法和反弯点法均需要把结构分成敞口框架进行内力分析
B. 分层法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反弯点法不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
C. 分层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可能不平衡,反弯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D.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E.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都一定不平衡,需要进行再次分配
满分:2 分
8. 关于刚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刚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刚接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总连杆有一定的计算长度,且总连杆为一个等效连杆
满分:2 分
9. 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满分:2 分
10. 关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说法正确的有( )。
A.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
B.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塑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
C.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既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也反映了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对结构的影响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仅仅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
E.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反映了单质点体系的最有代表性的绝对最大加速度结果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为了避免墙肢过弱,要求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2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我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框-剪结构中,框架柱的抗推刚度和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都不能直接使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墙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壁式框架的侧移刚度计算可采用 D 值法进行计算,可以不考虑带刚域杆件的刚域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70 % ,连续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刚度的50 %。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
A. 0 . 4 %
B. 0 . 35 %
C. 0 . 30 %
D. 0 . 25 %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 )。
A.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 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 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配置
满分:2 分
3.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对于落地剪力墙或落地筒体的数量要求,下列何项是符合规定的? ( )
A.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30%,需抗震设防时不宜少于50%
B.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3,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2
C.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30%,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50%
D.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少于1/3,需抗震设防时不应少于1/2
满分:2 分
4. 限制房屋高宽比的目的是( )。
A. 避免房屋产生剪切破坏
B. 避免房屋产生弯曲破坏
C. 防止房屋产生不均匀沉降
D. 控制侧移的大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在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哪种做法才符合《高规》JGJ3-2002的规定? ( )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I~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V类场地上的较高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度至0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I、II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III类和IV类场地上建筑及7度至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虺度计算
满分:2 分
6. 框架梁、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间有偏心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B. 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C. 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该方向柱截面宽度的1/4
D. 如偏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1/4时,可采用增设梁水平加腋的措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D.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
E. 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满分:2 分
8. 整体工作系数α 愈大,说明剪力墙的侧向( )。
A. 刚度增大,侧移减小
B. 刚度增大,侧移增大
C. 刚度减小,侧移减小
D. 刚度减小,侧移增大
满分:2 分
9. 联肢剪力墙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
A. 连接墙肢,把水平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B. 连接墙肢,把竖向荷载从一墙肢传递到另一墙肢
C. 连接墙肢,使其起整体作用
D. 洞口上方连梁起构造作用
满分:2 分
10.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满分:2 分
11. 抗震设计时,一级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为( )。
A. 0.25%
B. 0.3%
C. 0.35%
D. 0.4%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 )。
A. 25年
B. 30年
C. 50年
D. 80年
E. 100年
满分:2 分
13. 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 )
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
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
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
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满分:2 分
14.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满分:2 分
15.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A. 弯压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弯曲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满分:2 分
17. 一般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下列何项符合规定?( )
A. 剪力墙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
B. 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
C. 不步于两层层高
D.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满分:2 分
18. 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为四类,当为乙类建筑II类场地时,下列何种叙述是正确的? ( )
A.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作用
B. 可按本地区的设防虺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 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1度计算地震和采取抗震措施
D. 不必采取提高设防烈度的抗震措施
满分:2 分
19.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满分:2 分
20.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满分:2 分
21. 当α≥10 ,且In/I≤ξ时,按( )计算。
A. 整体小开口墙
B. 整片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满分:2 分
22.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
A. 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内力的计算,不考虑结构的连续性,可近似认为各片剪墙只承受 ( )。
A. 轴向力
B. 弯矩
C. 剪力
D. 弯矩和轴向力
满分:2 分
24. 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 ) 抗震防线。
A. 多道
B. 两道
C. 一道
D. 不需要
满分:2 分
25. 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下刚度比宜接近1,但不宜大于( )。
A. 1.5
B. 2
C. 2.5
D. 3
满分:2 分
26. 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的纵向受压钢筋截面A’s与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的比值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A’s/As≤0.3
B. A’s/As≥0.3
C. A’s/As≤0.5
D. A’s/As≥0.5
满分:2 分
27. 8 度抗震设防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A. 2
B. 3
C. 4
D. 5
满分:2 分
28. 关于框架柱的反弯点,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
A. 上层梁的线刚度增加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下移
B. 下层层高增大将导致本层柱的反弯点上移
C.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该柱的楼层位置有关,与结构的总层数无关
D. 柱的反弯点高度与荷载分布形式无关
满分:2 分
29. 已知某抗震设防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在多遇地震影响下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32,该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150000KN,则该结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总的竖向压力标准值为( )。
A. 26520KN
B. 23400KN
C. 48000KN
D. 36000KN
E. 40800KN
满分:2 分
30. 墙肢的轴向变形,随着层数增大,其影响( )。
A. 越大
B. 与高宽比无关
C. 越小
D. 不变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关于二阶段设计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有( )。
A. 第一阶段设计主要是对结构构件截面进行承载力验算,必要时还需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
B. 第一阶段设计是确保第一水准和第二水准的设防要求
C. 对有特殊要求、地震时易倒塌以及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除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外,还需进行第二阶段的设计,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D. 第二阶段设计是实现第三水准设防要求
E. 对大多数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只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设计要求
满分:2 分
2. 关于风荷载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
A. 基本风压是一种理想、特殊条件下的风压,与建筑物自身没直接关系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考虑了地貌而且还考虑了高度对基本风压的修正,与建筑自身没直接关系
C. 风荷载体型系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特性,突出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
D. 风振系数反映了结构动力特性对风荷载的影响
E. 《荷载规范》方法计算的风荷载值为风荷载标准值
满分:2 分
3. 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B. 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
C. 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有量纲
D. 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E. 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满分:2 分
4. 关于框架结构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 结构轻巧,布置灵活,可形成大的适用空间
B. 整体性比砖混结构和内框架承重结构好
C. 抗侧移刚度较弱,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较大
D. 抗侧移刚度很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向位移较小
E. 结构力学分析较为简单,用一些近似计算方法便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杆件内力
满分:2 分
5. 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特点有( )。
A.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直接有关,表现出很强的个性特征
B.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没有任何关系
C. 风力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D. 风力作用具有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两重性质
E. 风力在建筑物的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建筑物内收的局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
满分:2 分
6. 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B.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
C. 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
D.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
E.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
满分:2 分
7.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分层法和反弯点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分层法和反弯点法均需要把结构分成敞口框架进行内力分析
B. 分层法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反弯点法不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
C. 分层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可能不平衡,反弯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D.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E.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都一定不平衡,需要进行再次分配
满分:2 分
8. 关于刚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刚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刚接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总连杆有一定的计算长度,且总连杆为一个等效连杆
满分:2 分
9. 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满分:2 分
10. 关于水平地震影响系数说法正确的有( )。
A.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
B.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建立了单质点弹、塑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与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之间的关系
C.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既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也反映了结构自身动力特性对结构的影响
D.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仅仅反映了地震本身对结构的影响
E.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反映了单质点体系的最有代表性的绝对最大加速度结果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为了避免墙肢过弱,要求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2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我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框-剪结构中,框架柱的抗推刚度和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都不能直接使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墙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壁式框架的侧移刚度计算可采用 D 值法进行计算,可以不考虑带刚域杆件的刚域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70 % ,连续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刚度的50 %。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概率与统计1111》第1次作业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