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 ( )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剪力墙高宽比H/B 1.5 ,墙体易发生( )。
A. 弯曲破坏
B. 弯剪破坏
C. 剪切破坏
D. 弯压破坏
满分:2 分
3. 在剪力墙的结构布置中,《高规》要求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从结构概念考虑,理由正确的有( )。
A. 施工难度大
B. 减小造价
C. 为了减少脆性的剪切破坏
D. 为了减小地震作用
E. 为了减小风荷载
满分:2 分
4.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对于落地剪力墙或落地筒体的数量要求,下列何项是符合规定的? ( )
A.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30%,需抗震设防时不宜少于50%
B.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3,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2
C.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30%,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50%
D.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少于1/3,需抗震设防时不应少于1/2
满分:2 分
5. 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下刚度比宜接近1,但不宜大于( )。
A. 1.5
B. 2
C. 2.5
D. 3
满分:2 分
6. 对于以下五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即:1)框架;2)框架―剪力墙;3)填充墙框架;4)剪力墙;5)乙类建筑中结构。下面哪项列出的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抗震变形验算?( )
A. 1、5
B. 1、2、4
C. 1、3、5
D. 1、3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不宜过分集中,每道剪力墙承受的力要作限制,下列哪项符合规定?( )
A. 倾覆弯矩不宜超过总倾覆弯矩的40%
B. 每层层剪力不宜超过各层总剪力的40%
C. 底层剪力不宜超过总剪力的40%
D. 底层剪力不应超过总剪力的40%
满分:2 分
8. 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措施,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A. 尽量采用长柱,避免短柱和极短柱的出现
B. 加密柱箍筋
C. 控制轴压比和剪压比
D. 采用高强钢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
A. 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满分:2 分
1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满分:2 分
12. 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
A. 结构有较多错层
B. 质量分布不均匀
C. 抗扭刚度低
D. 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
A.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B.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C. 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
D. 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薄弱构件时,修改设计
满分:2 分
15.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
A.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C.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D.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E.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调幅,同时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也应调幅,然后再进行组合
满分:2 分
16.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D.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
E. 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满分:2 分
17.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满分:2 分
18.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满分:2 分
19. 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有些部位柱的内力在截面设计时要乘以增大系数,现有下列一些因素:(Ⅰ)节点处的强柱弱梁和截面设计的强剪弱弯要求;(Ⅱ)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 4 的短柱的加强要求;(Ⅲ)角柱抗扭的加强要求;(Ⅳ)底层柱下端处不首先屈服的要求; (Ⅴ)解决内力分析误差的近似计算要求。试指出乘以增大系数的正确原因,应是下列何项组合? ( )
A. (Ⅱ)(Ⅲ) (Ⅴ)
B. (Ⅰ)(Ⅱ)(Ⅳ)
C. (Ⅰ)(Ⅲ)(Ⅴ)
D. (Ⅰ)(Ⅲ)(Ⅳ)
满分:2 分
20.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 )。
A.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 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 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配置
满分:2 分
21.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A. 弯压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弯曲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下列叙述( )正确。
A. 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取1.20
B.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全部作用分项系数取1.0
C.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系数取1.20
D.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系数取1.30
满分:2 分
23. 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 )。
A. 25年
B. 30年
C. 50年
D. 80年
E. 100年
满分:2 分
24.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下列哪种考虑是正确的? ( )
A.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应计算扭转的影响
B.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对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C. 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D. 平面不对称的结构不必计算扭转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满分:2 分
25.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满分:2 分
26. 抗震设计时,二级框架梁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x≤0.25hbo
B. x≤0.3hbo
C. x≤0.25hbo
D. x≤0.50hbo
满分:2 分
27.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满分:2 分
28. 8 度抗震设防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A. 2
B. 3
C. 4
D. 5
满分:2 分
29. 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 )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E.
满分:2 分
30. 框架抗震设计中应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Ⅰ)强梁弱柱;(Ⅱ)强剪弱弯;(Ⅲ)强柱弱梁; (Ⅳ)强节点、强锚固
A. Ⅰ、Ⅱ、Ⅲ
B. Ⅱ、Ⅲ、Ⅳ
C. Ⅱ、Ⅲ
D. Ⅰ、Ⅱ、Ⅳ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B. 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
C. 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有量纲
D. 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E. 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满分:2 分
2. 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特点有( )。
A.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直接有关,表现出很强的个性特征
B.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没有任何关系
C. 风力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D. 风力作用具有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两重性质
E. 风力在建筑物的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建筑物内收的局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
满分:2 分
3. 9度时的高层建筑,计算其地震时结构底部轴向力的标准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定值
B. 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变量
C. 由于高层建筑的与轴向力方向相同振动的基本自振周期较大,应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D. 由于高层建筑的与轴向力方向相同振动的基本自振周期较小,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E.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可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75%
满分:2 分
4. 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B.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
C. 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
D.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
E.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
满分:2 分
5. 关于风荷载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
A. 基本风压是一种理想、特殊条件下的风压,与建筑物自身没直接关系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考虑了地貌而且还考虑了高度对基本风压的修正,与建筑自身没直接关系
C. 风荷载体型系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特性,突出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
D. 风振系数反映了结构动力特性对风荷载的影响
E. 《荷载规范》方法计算的风荷载值为风荷载标准值
满分:2 分
6. 在求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大于1.0的风振系数的情况有( )。
A. 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高层建筑
B. 基本自振周期小于0.25s的高层建筑
C. 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D. 高度大于30m的高层建筑
E. 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满分:2 分
7. 关于剪力墙结构的分类中相关参数说法正确的有( )。
A. 剪力墙的类型判别应以剪力墙的整体性能及墙肢沿高度是否出现反弯点两个主要特征来进行判别
B. 剪力墙的整体性如何,主要取决于连梁与墙肢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取决于整体参数
C. 整体参数基本上能反映出剪力墙的正应力状态,但不能反映墙肢弯矩沿墙高度方向是否出现反弯点
D. 整体参数基本上能反映出剪力墙的正应力状态,同时能反映墙肢弯矩沿墙高度方向是否出现反弯点
E. 墙肢是否出现反弯点,与墙肢惯性矩的比值、整体参数及结构的层数等诸多因素有关
满分:2 分
8. 框架结构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塑性调幅,下列叙述符合规定的有( )。
A. 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B. 仅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C.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及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D.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只有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
E.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
满分:2 分
9. 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满分:2 分
10.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分层法和反弯点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分层法和反弯点法均需要把结构分成敞口框架进行内力分析
B. 分层法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反弯点法不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
C. 分层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可能不平衡,反弯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D.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E.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都一定不平衡,需要进行再次分配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抗倾覆的稳定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计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50 % ,恒荷载取90 %。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墙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壁式框架的侧移刚度计算可采用 D 值法进行计算,可以不考虑带刚域杆件的刚域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70 % ,连续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刚度的50 %。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框-剪结构中,框架柱的抗推刚度和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都不能直接使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我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进行抗震设防的高层框架角柱,下列哪项要求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 ( )
A.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B.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30
C.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的弯矩、剪力设计值宜乘以增大系数1.30
D. 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载面承载力计算,一、二、三级框架角柱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剪力设计值应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剪力墙高宽比H/B 1.5 ,墙体易发生( )。
A. 弯曲破坏
B. 弯剪破坏
C. 剪切破坏
D. 弯压破坏
满分:2 分
3. 在剪力墙的结构布置中,《高规》要求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2,从结构概念考虑,理由正确的有( )。
A. 施工难度大
B. 减小造价
C. 为了减少脆性的剪切破坏
D. 为了减小地震作用
E. 为了减小风荷载
满分:2 分
4. 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中,对于落地剪力墙或落地筒体的数量要求,下列何项是符合规定的? ( )
A.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30%,需抗震设防时不宜少于50%
B.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3,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1/2
C. 在平面为任何形状建筑中,其数量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30%,有抗震设计时不宜少于全部横向剪力墙的50%
D. 在平面为长矩形建筑中,其数目与全部横向剪力墙数目之比,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少于1/3,需抗震设防时不应少于1/2
满分:2 分
5. 抗震设防的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下刚度比宜接近1,但不宜大于( )。
A. 1.5
B. 2
C. 2.5
D. 3
满分:2 分
6. 对于以下五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即:1)框架;2)框架―剪力墙;3)填充墙框架;4)剪力墙;5)乙类建筑中结构。下面哪项列出的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抗震变形验算?( )
A. 1、5
B. 1、2、4
C. 1、3、5
D. 1、3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不宜过分集中,每道剪力墙承受的力要作限制,下列哪项符合规定?( )
A. 倾覆弯矩不宜超过总倾覆弯矩的40%
B. 每层层剪力不宜超过各层总剪力的40%
C. 底层剪力不宜超过总剪力的40%
D. 底层剪力不应超过总剪力的40%
满分:2 分
8. 提高钢筋混凝土柱延性的措施,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
A. 尽量采用长柱,避免短柱和极短柱的出现
B. 加密柱箍筋
C. 控制轴压比和剪压比
D. 采用高强钢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 )
A. 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B. 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C. 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D. 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关于框架结构的变形,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 )
A. 框架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呈现为弯曲型
B. 框架结构的弯曲型变形是由梁、柱的轴向变形引起的
C. 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一般为下小上大
D. 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仅与柱的线刚度有关,而与梁的线刚度无关
满分:2 分
1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下列何种叙述为正确?( )
A. 6度或7度的地震
B.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
C. 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
D. 6度以下的地震
满分:2 分
12. 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
A. 结构有较多错层
B. 质量分布不均匀
C. 抗扭刚度低
D. 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延性结构的设计原则为( )。
A. 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B.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C. 进行弹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承载力不足时,修改截面配筋
D. 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发现薄弱层、薄弱构件时,修改设计
满分:2 分
15.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
A.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C.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D.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E. 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调幅,同时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也应调幅,然后再进行组合
满分:2 分
16. 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 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C.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D. 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
E. 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满分:2 分
17.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提出的抗震设防目标为:( )。
A. 三水准两阶段
B. 三水准三阶段
C. 两水准三阶段
D. 单水准单阶段
满分:2 分
18. 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高度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所受的风力最大?( )
A. 建在海岸
B. 建在大城市郊区
C. 建在小城镇
D. 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满分:2 分
19. 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有些部位柱的内力在截面设计时要乘以增大系数,现有下列一些因素:(Ⅰ)节点处的强柱弱梁和截面设计的强剪弱弯要求;(Ⅱ)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 4 的短柱的加强要求;(Ⅲ)角柱抗扭的加强要求;(Ⅳ)底层柱下端处不首先屈服的要求; (Ⅴ)解决内力分析误差的近似计算要求。试指出乘以增大系数的正确原因,应是下列何项组合? ( )
A. (Ⅱ)(Ⅲ) (Ⅴ)
B. (Ⅰ)(Ⅱ)(Ⅳ)
C. (Ⅰ)(Ⅲ)(Ⅴ)
D. (Ⅰ)(Ⅲ)(Ⅳ)
满分:2 分
20. 框架梁、柱节点区域的箍筋配置( )。
A.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B. 不能小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C. 不能大于梁端加密区的箍筋配置
D. 不能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配置
满分:2 分
21. 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为( )。
A. 弯压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
D. 弯曲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下列叙述( )正确。
A. 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取1.20
B.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全部作用分项系数取1.0
C.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重力荷载作用效应系数取1.20
D. 在进行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系数取1.30
满分:2 分
23. 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 )。
A. 25年
B. 30年
C. 50年
D. 80年
E. 100年
满分:2 分
24.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均匀对称,当不对称时下列哪种考虑是正确的? ( )
A.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应计算扭转的影响
B. 平面形状和刚度不均匀,不对称时,对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C. 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D. 平面不对称的结构不必计算扭转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
满分:2 分
25.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主要目的是下列所哪种?( )
A. 防止结构倒塌
B. 防止结构发生破坏
C. 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
D. 防止使人们惊慌
满分:2 分
26. 抗震设计时,二级框架梁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的条件是( )。
A. x≤0.25hbo
B. x≤0.3hbo
C. x≤0.25hbo
D. x≤0.50hbo
满分:2 分
27. 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
A.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应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
满分:2 分
28. 8 度抗震设防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 )。
A. 2
B. 3
C. 4
D. 5
满分:2 分
29. 抗震设计时,高层框架结构的抗侧力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哪种要求?( )
A.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不应采用铰接
B. 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可采用部分铰接
C. 纵、横向均宜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
D. 横向应设计成刚接抗侧力体系,纵向可以采用铰接
E.
满分:2 分
30. 框架抗震设计中应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Ⅰ)强梁弱柱;(Ⅱ)强剪弱弯;(Ⅲ)强柱弱梁; (Ⅳ)强节点、强锚固
A. Ⅰ、Ⅱ、Ⅲ
B. Ⅱ、Ⅲ、Ⅳ
C. Ⅱ、Ⅲ
D. Ⅰ、Ⅱ、Ⅳ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在各类剪力墙的划分判别条件中,关于整体参数 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参数反映的是连梁刚度与墙肢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B. 该参数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无量纲
C. 该参数没有考虑墙肢轴向变形后连梁与墙肢的刚度比,且有量纲
D. 该参数很大,墙肢仍然可以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不能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E. 该参数很大,墙肢绝对不会出现反弯点,仅凭该参数可以完全判断出结构形式
满分:2 分
2. 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特点有( )。
A.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直接有关,表现出很强的个性特征
B. 风力作用与建筑物的外形没有任何关系
C. 风力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D. 风力作用具有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两重性质
E. 风力在建筑物的表面分布很不均匀,在角区和建筑物内收的局部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风力
满分:2 分
3. 9度时的高层建筑,计算其地震时结构底部轴向力的标准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定值
B. 地震影响系数是一个变量
C. 由于高层建筑的与轴向力方向相同振动的基本自振周期较大,应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D. 由于高层建筑的与轴向力方向相同振动的基本自振周期较小,不考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
E.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可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75%
满分:2 分
4. 关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主振型的正交性,其中认为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B. 该方法进行振型分解时用到了对角矩阵的性质,目的是化耦联为非耦联,使求解简单
C. 对于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该方法可以只考虑前几个振型的影响
D.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总效应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来确定
E. 该方法将各平动振型的地震作用先以“平方和开平方”的方法进行组合后,再根据组合后的总地震作用求取结构效应
满分:2 分
5. 关于风荷载计算说法正确的有( )。
A. 基本风压是一种理想、特殊条件下的风压,与建筑物自身没直接关系
B.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不仅考虑了地貌而且还考虑了高度对基本风压的修正,与建筑自身没直接关系
C. 风荷载体型系数反映了建筑物的外观特性,突出了建筑物的个性特点
D. 风振系数反映了结构动力特性对风荷载的影响
E. 《荷载规范》方法计算的风荷载值为风荷载标准值
满分:2 分
6. 在求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应乘以大于1.0的风振系数的情况有( )。
A. 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的高层建筑
B. 基本自振周期小于0.25s的高层建筑
C. 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D. 高度大于30m的高层建筑
E. 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
满分:2 分
7. 关于剪力墙结构的分类中相关参数说法正确的有( )。
A. 剪力墙的类型判别应以剪力墙的整体性能及墙肢沿高度是否出现反弯点两个主要特征来进行判别
B. 剪力墙的整体性如何,主要取决于连梁与墙肢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取决于整体参数
C. 整体参数基本上能反映出剪力墙的正应力状态,但不能反映墙肢弯矩沿墙高度方向是否出现反弯点
D. 整体参数基本上能反映出剪力墙的正应力状态,同时能反映墙肢弯矩沿墙高度方向是否出现反弯点
E. 墙肢是否出现反弯点,与墙肢惯性矩的比值、整体参数及结构的层数等诸多因素有关
满分:2 分
8. 框架结构可以考虑梁端塑性变形产生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塑性调幅,下列叙述符合规定的有( )。
A. 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进行调幅
B. 仅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C.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及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均可进行调幅
D.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只有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
E.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可以进行调幅
满分:2 分
9. 关于铰接体系计算简图说法正确的有( )。
A. 该体系是由总框架、总剪力墙以及铰接连杆构成的
B. 忽略了铰接连杆的轴向变形
C. 总剪力墙截面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单片剪力墙截面等效抗弯刚度之和
D. 总框架某根柱子的抗侧刚度为平行于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相应位置处所有柱子抗侧刚度之和
E. 连杆的长短对计算结果没有影响
满分:2 分
10. 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中,关于分层法和反弯点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分层法和反弯点法均需要把结构分成敞口框架进行内力分析
B. 分层法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反弯点法不需要对结构进行分层
C. 分层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可能不平衡,反弯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D.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一定平衡
E.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节点弯矩都一定不平衡,需要进行再次分配
满分:2 分
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抗倾覆的稳定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计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50 % ,恒荷载取90 %。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当结构单元内仅有整截面剪力墙时,应按竖向悬臂墙计算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总剪力和总弯矩。(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壁式框架的侧移刚度计算可采用 D 值法进行计算,可以不考虑带刚域杆件的刚域影。(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70 % ,连续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刚度的50 %。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框-剪结构中,框架柱的抗推刚度和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都不能直接使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我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高层建筑结构1646第二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