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公共政策分析1470》13春在线作业1
川大《公共政策分析1470》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系统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 ):
A. 西蒙
B. 马克思.韦伯
C. 大卫. 伊斯顿
D. 法约尔。
满分:2 分
2. 以下各项对公共政策问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已被大多数人觉察、认同、感受
B. 其是指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的问题
C. 是主观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
D. 通过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的问题
满分:2 分
3. 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是一个( )过程,多方面在相互冲突中获得平衡。
A. 冲突
B. 协商
C. 压制
D. 博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非精英者向精英位置的移动是( ),并且精英位置可以保持稳定而避免发生革命。
A. 快速的
B. 缓慢的
C. 飞速的
D. 按照顺利的
满分:2 分
5. 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不包括( ):
A. 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B. 通过选择模型来实现政策效果
C. 通过政策执行可以检验、修正政策
D. 公共政策执行决定着政策的效果
满分:2 分
6. 沃尔夫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的首个程序是( )
A. 收集、分析数据资料
B. 建立分析模型
C. 提供分析方案
D. 评价方案。
满分:2 分
7. 公共政策的具有层次性特征,因此多数情况下其规定多数为概括性很强的( ):
A. 原则性规定
B. 强制性规章
C. 法律性文件
D. 不确定性条款。
满分:2 分
8. 政策使其获益,政策作用对象就会( )新政策;政策使其受损,政策对象就会( )新政策的实施。
A. 认同、抵制
B. 认同、认同
C. 抵制、 认同
D. 抵制、抵制
满分:2 分
9. 政策制定符合( ),政策执行主体具有法定的权威,会对政策作用对象产生一种威慑,而使其接受。
A. 法定程序和法律原则
B. 统治者利益
C. 人民利益
D. 少数人需求
满分:2 分
10. 现代政策制定体制不包括( ):
A. 决策系统
B. 监督系统
C. 智囊系统
D. 信息系统
满分:2 分
11. 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 ),充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注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要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A. 整体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文明进步
D. 社会制度创新
满分:2 分
12. 政策环境条件是作用到政策及其对象,而政策主体又不可完全控制的( )和力量。
A. 外部因素
B. 内部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满分:2 分
13. 集团决策模型是指( ):
A. 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
B. 一集团压倒另一集团的结果
C. 集团利益控制的结果
D. 统治者强制要求的结果。
满分:2 分
14. 政策分析作为一门专门活动产生的标志是( ):
A. 生产技术新形式和相对稳定的人类居住方式形成,社会组织发生根本变化
B. 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C. 国家的产生
D. 社会组织产生。
满分:2 分
15. 系统决策模型是将( ):
A. 公共政策看成是政治系统的输入端
B. 公共政策看成是政治系统的处理中心
C. 公共政策是看成是政治系统的记忆空间
D. 公共政策看作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新的政策如果与政策作用对象固有的价值差距不大,执行中受到的阻力会( ):
A. 较小
B. 较大
C. 不变
D. 归零
满分:2 分
17. 在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的形式包括哪些形式( )
A. 规范性分析、计量分析
B. 计量分析、描述性分析
C. 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
D. 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
满分:2 分
18. 政策宣传可以采用哪些宣传政策:( )
A. 新闻发布会
B. 宣传媒体
C. 网络
D. 小道消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在无法进行公开、公平的自由竞争的领域中,市场机制( ):
A. 运行良好
B. 运行效果降低
C. 失灵
D. 调整
满分:2 分
20. 政策作用对象对政策的认同的途径不包括( ):
A. 社会舆论导向
B. 政策权威性
C. 趋利原则
D. 公正性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公共政策作用对象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 政策作用对象所涉及的范围
B. 政策作用对象的构成
C. 政策作用对象的数量
D. 政策作用对象的价值取向
满分:2 分
22. 政府行政发展的三个历程中第二发展阶段为( ):
A. 行政管理
B. 公共事务
C. 公共行政
D. 公共管理
满分:2 分
23. 政策方案调整的意义不包括( ):
A. 通过政策调整可以纠正政策的偏差
B. 有利于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C. 有利于社会发展
D. 有利于政策执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在政策执行前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带有预测性的评估,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准确把握问题、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
B. 重视对政策效果的事先评估
C. 决策模型的合理性
D. 政策的可行性
满分:2 分
25. 为了对各个方案进行政策费用的比较,费用的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以下哪项不包括在内( ):
A. 构成
B. 计算方法
C. 数目
D. 计算单位
满分:2 分
26. 一般认为分析公共政策的专门方法的发展和“文明从部落或氏族社会中在很大程度上独立的区域中忽然产生”与( )有关。
A. 生产力发展
B. 人类文明进步
C. “世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扩张与分化”
D. 经济
满分:2 分
27. 不同的政策所指向的对象不同,政策作用对象的构成越复杂执行越( ),构成越简单执行越( ):
A. 困难、困难
B. 容易、容易
C. 困难、容易
D. 容易、困难
满分:2 分
28. 政策分析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模型
C. 政策决策
D. 政策效果。
满分:2 分
29. 公共政策评价采取事后评价方法不包括( ):
A. 收益法
B. 质询法
C. 调查法
D. 实际比较法。
满分:2 分
30. 政策方案可比的条件要坚持两条重要原则,即政策的( ):
A. 完整性、统一性
B. 完整性、预测性
C. 预测性、统一性
D. 预测性、最优性
满分:2 分
川大《公共政策分析1470》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所有的公共社会问题都是政策问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公民对政策不能产生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存在负面的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对政策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和利用是政策分析前提中的权威条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政策方案的优选,关键是将不同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备选方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在当代公共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人们认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它们被人们感知的程度也会迥然不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邓恩的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被看作一个质询过程,它包括五种通过运用五种政策分析方法可以互相转换的政策信息成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在古代,政策分析不能对知识与行动间的联系进行明确和反省式检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公共政策分析不需要评价政策本身的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系统决策模型的提出者是( ):
A. 西蒙
B. 马克思.韦伯
C. 大卫. 伊斯顿
D. 法约尔。
满分:2 分
2. 以下各项对公共政策问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已被大多数人觉察、认同、感受
B. 其是指已经与既定的价值、规范、利益发生冲突的问题
C. 是主观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
D. 通过社会中的团体与个人表达出来的问题
满分:2 分
3. 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是一个( )过程,多方面在相互冲突中获得平衡。
A. 冲突
B. 协商
C. 压制
D. 博弈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非精英者向精英位置的移动是( ),并且精英位置可以保持稳定而避免发生革命。
A. 快速的
B. 缓慢的
C. 飞速的
D. 按照顺利的
满分:2 分
5. 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不包括( ):
A. 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B. 通过选择模型来实现政策效果
C. 通过政策执行可以检验、修正政策
D. 公共政策执行决定着政策的效果
满分:2 分
6. 沃尔夫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的首个程序是( )
A. 收集、分析数据资料
B. 建立分析模型
C. 提供分析方案
D. 评价方案。
满分:2 分
7. 公共政策的具有层次性特征,因此多数情况下其规定多数为概括性很强的( ):
A. 原则性规定
B. 强制性规章
C. 法律性文件
D. 不确定性条款。
满分:2 分
8. 政策使其获益,政策作用对象就会( )新政策;政策使其受损,政策对象就会( )新政策的实施。
A. 认同、抵制
B. 认同、认同
C. 抵制、 认同
D. 抵制、抵制
满分:2 分
9. 政策制定符合( ),政策执行主体具有法定的权威,会对政策作用对象产生一种威慑,而使其接受。
A. 法定程序和法律原则
B. 统治者利益
C. 人民利益
D. 少数人需求
满分:2 分
10. 现代政策制定体制不包括( ):
A. 决策系统
B. 监督系统
C. 智囊系统
D. 信息系统
满分:2 分
11. 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 ),充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注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要求时,公共问题就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
A. 整体社会发展
B. 经济发展
C. 文明进步
D. 社会制度创新
满分:2 分
12. 政策环境条件是作用到政策及其对象,而政策主体又不可完全控制的( )和力量。
A. 外部因素
B. 内部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满分:2 分
13. 集团决策模型是指( ):
A. 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
B. 一集团压倒另一集团的结果
C. 集团利益控制的结果
D. 统治者强制要求的结果。
满分:2 分
14. 政策分析作为一门专门活动产生的标志是( ):
A. 生产技术新形式和相对稳定的人类居住方式形成,社会组织发生根本变化
B. 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C. 国家的产生
D. 社会组织产生。
满分:2 分
15. 系统决策模型是将( ):
A. 公共政策看成是政治系统的输入端
B. 公共政策看成是政治系统的处理中心
C. 公共政策是看成是政治系统的记忆空间
D. 公共政策看作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新的政策如果与政策作用对象固有的价值差距不大,执行中受到的阻力会( ):
A. 较小
B. 较大
C. 不变
D. 归零
满分:2 分
17. 在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的形式包括哪些形式( )
A. 规范性分析、计量分析
B. 计量分析、描述性分析
C. 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
D. 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
满分:2 分
18. 政策宣传可以采用哪些宣传政策:( )
A. 新闻发布会
B. 宣传媒体
C. 网络
D. 小道消息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在无法进行公开、公平的自由竞争的领域中,市场机制( ):
A. 运行良好
B. 运行效果降低
C. 失灵
D. 调整
满分:2 分
20. 政策作用对象对政策的认同的途径不包括( ):
A. 社会舆论导向
B. 政策权威性
C. 趋利原则
D. 公正性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公共政策作用对象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 政策作用对象所涉及的范围
B. 政策作用对象的构成
C. 政策作用对象的数量
D. 政策作用对象的价值取向
满分:2 分
22. 政府行政发展的三个历程中第二发展阶段为( ):
A. 行政管理
B. 公共事务
C. 公共行政
D. 公共管理
满分:2 分
23. 政策方案调整的意义不包括( ):
A. 通过政策调整可以纠正政策的偏差
B. 有利于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C. 有利于社会发展
D. 有利于政策执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在政策执行前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带有预测性的评估,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准确把握问题、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
B. 重视对政策效果的事先评估
C. 决策模型的合理性
D. 政策的可行性
满分:2 分
25. 为了对各个方案进行政策费用的比较,费用的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以下哪项不包括在内( ):
A. 构成
B. 计算方法
C. 数目
D. 计算单位
满分:2 分
26. 一般认为分析公共政策的专门方法的发展和“文明从部落或氏族社会中在很大程度上独立的区域中忽然产生”与( )有关。
A. 生产力发展
B. 人类文明进步
C. “世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扩张与分化”
D. 经济
满分:2 分
27. 不同的政策所指向的对象不同,政策作用对象的构成越复杂执行越( ),构成越简单执行越( ):
A. 困难、困难
B. 容易、容易
C. 困难、容易
D. 容易、困难
满分:2 分
28. 政策分析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 政策问题
B. 政策模型
C. 政策决策
D. 政策效果。
满分:2 分
29. 公共政策评价采取事后评价方法不包括( ):
A. 收益法
B. 质询法
C. 调查法
D. 实际比较法。
满分:2 分
30. 政策方案可比的条件要坚持两条重要原则,即政策的( ):
A. 完整性、统一性
B. 完整性、预测性
C. 预测性、统一性
D. 预测性、最优性
满分:2 分
川大《公共政策分析1470》13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所有的公共社会问题都是政策问题。(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公民对政策不能产生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存在负面的影响。(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对政策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加工和利用是政策分析前提中的权威条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政策方案的优选,关键是将不同备选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最佳的备选方案。(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在当代公共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人们认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它们被人们感知的程度也会迥然不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邓恩的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被看作一个质询过程,它包括五种通过运用五种政策分析方法可以互相转换的政策信息成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在古代,政策分析不能对知识与行动间的联系进行明确和反省式检验。(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公共政策分析不需要评价政策本身的价值。(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四川大学《公共行政管理1465》13春在线作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