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华南师范大学《幼儿数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3)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幼儿数学教育 2014-10-10 14:02:00
1.第2题
幼儿学习的量主要是指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轻重、宽窄等。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第3题
大班能感知自然数列中相邻3个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第12题
对应是比较两组以上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4.第13题
中班会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5.第14题
幼儿对几何形体的感知不会受空间知觉能力的影响。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6.第15题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7.第16题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8.第17题
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9.第18题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超出集合的界限。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0.第19题
幼儿排序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比较。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1.第21题
数学具体事物本身的特性。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2.第22题
4-5岁幼儿还没有开始尝试真正的排序活动。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3.第23题
中班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4.第24题
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并非具有共同属性。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5.第25题
等分不是图形分割和拼图中的一个内容。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16.第26题
3-4岁的幼儿较正确区分物体的大小和长短。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17.第27题
中班幼儿要求初步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18.第28题
学习集合是幼儿进行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的逻辑基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19.第29题
小班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0.第30题
中班认识数字1-10,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1.第40题
大班还不能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22.第41题
中班幼儿能从四个大小或长短不相等的物体中找出并说出物体哪个最大与哪个最小。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23.第42题
小班会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24.第43题
中班学习等于号。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题目分数:1.0
25.第44题
数学是一种精确的语言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6.第45题
分类可以是单一标准,也可以是多重标准。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7.第46题
中班能正确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8.第47题
幼儿数学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29.第48题
中班能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形体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0.第49题
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实的。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题目分数:1.0
31.第4题
幼儿认识时间应主要在____中来进行,而不是靠集体的教学活动。
答案:实际生活
标准答案:实际生活
题目分数:2.0
32.第5题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主要有:数学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以及___等。
答案:活动区中的数学教育
标准答案:活动区中的数学教育
题目分数:2.0
33.第6题
活动过程分三个部分:活动开始、活动进行和___。
答案:活动结束
标准答案:活动结束
题目分数:2.0
34.第7题
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应考虑启蒙性、生活性和___。
答案:系统性
标准答案:系统性
题目分数:2.0
35.第11题
幼儿排序主要有三种:按规则排序、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和___。
答案:按量排序
标准答案:按量排序
题目分数:2.0
36.第31题
在幼儿期主要学习按物体____的差异排序及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
答案:大小
标准答案:大小
题目分数:2.0
37.第32题
数学知识的特点有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和___。
答案:应用性
标准答案:应用性
题目分数:2.0
38.第33题
瑞士心理学家认为----------是衡量学前儿童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答案:分类能力
标准答案:分类能力
题目分数:2.0
39.第34题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主要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认识数的序列的发展、掌握数的组成的发展以及___等几个方面。
答案: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标准答案: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题目分数:2.0
40.第35题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从___开始的。
答案:计数
标准答案:计数
题目分数:2.0
41.第50题
幼儿排序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物体___的排序方面。
答案:量
标准答案:量
题目分数:2.0
42.第51题
在幼儿期主要是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感知、理解、认识___以内的自然数和零。
答案:10
标准答案:10
题目分数:2.0
43.第52题
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主要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认识数的序列的发展、掌握数的组成的发展以及___等几个方面。
答案: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标准答案: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
题目分数:2.0
44.第53题
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需经历由泛化到--------的四个发展阶段。
答案:精确
标准答案:精确
题目分数:2.0
45.第54题
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是:先口头数数,然后按物点数,再到说出总数,最后是___。
答案:按数取物
标准答案:按数取物
题目分数:2.0
46.第8题
幼儿排序
答案: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幼儿期排序根据:1)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2)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作用:提供另一角度观察事物、辨别物体之间的差别,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判断及推理能力的发展。
标准答案: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进行排列。幼儿期排序根据:1)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2)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规律排序。作用:提供另一角度观察事物、辨别物体之间的差别,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促进幼儿观察、比较、判断及推理能力的发展。
题目分数:4.0
47.第9题
数的分合
答案:数的分合 一个数(总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组成原来的数。
标准答案:数的分合 一个数(总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组成原来的数。
题目分数:3.0
48.第36题
幼儿数学集合
答案:集合就是由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如某一特征,如颜色;或某一名称,如玩具等都可以作为“相同属性”。集合概念,必须明确三点:一是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二是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三是一个集合的元素的顺序无论怎样变化,仍表示同一个集合。
标准答案:集合就是由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如某一特征,如颜色;或某一名称,如玩具等都可以作为“相同属性”。集合概念,必须明确三点:一是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二是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三是一个集合的元素的顺序无论怎样变化,仍表示同一个集合。
题目分数:4.0
49.第39题
数的分合
答案:数的分合 一个数(总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组成原来的数。
标准答案:数的分合 一个数(总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组成原来的数。
题目分数:3.0
50.第55题
对应
答案:对应: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它对应。 借助于这种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为将来理解和认识数概念打下基本。
标准答案:对应: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的任何一个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另一个集合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元素和它对应。 借助于这种逻辑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为将来理解和认识数概念打下基本。
题目分数:4.0
51.第56题
幼儿数学活动名称
答案:指数学教学活动的名称。活动名称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按数学活动的内容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如“认识6的实际意义”“认识整点、半点”等等。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语言定名称,如“给数学找朋友”等。
标准答案:指数学教学活动的名称。活动名称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按数学活动的内容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如“认识6的实际意义”“认识整点、半点”等等。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语言定名称,如“给数学找朋友”等。
题目分数:4.0
52.第1题
简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准备设计的几个方面
答案: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测量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幼儿测量的方法只是视觉比较;阶段二:儿童使用了测量工具,但用得不正确;阶段三:测量是一种智慧或运算的测量。
标准答案: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测量能力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幼儿测量的方法只是视觉比较;阶段二:儿童使用了测量工具,但用得不正确;阶段三:测量是一种智慧或运算的测量。
题目分数:3.0
教师未批改
53.第10题
简述幼儿拼图的基本形式
答案:指数学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的教育效果。包括幼儿学习的内容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两个方面。活动目标应是具体且可操作的。
标准答案:指数学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的教育效果。包括幼儿学习的内容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两个方面。活动目标应是具体且可操作的。
题目分数:3.0
教师未批改
54.第20题
幼儿数学集合的表示法的分类
答案:事物所具有的能区别事物之间差异的性质。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特征1)认识、区别、比较物体量差异性;2)感知、体验量的的相对性3)理解-序-的概念;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标准答案:事物所具有的能区别事物之间差异的性质。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特征1)认识、区别、比较物体量差异性;2)感知、体验量的的相对性3)理解-序-的概念;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题目分数:3.0
教师未批改
55.第37题
简述幼儿数学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原则
答案:指数学教学活动的名称。活动名称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按数学活动的内容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如“认识6的实际意义”“认识整点、半点”等等。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语言定名称,如“给数学找朋友”等。
标准答案:指数学教学活动的名称。活动名称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按数学活动的内容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如“认识6的实际意义”“认识整点、半点”等等。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语言定名称,如“给数学找朋友”等。
题目分数:3.0
教师未批改
56.第38题
幼儿学习的空间方位的概念主要是哪些概念
答案:幼儿所涉及到的空间方位概念主要是上下、前后、左右等。
标准答案:幼儿所涉及到的空间方位概念主要是上下、前后、左右等。
题目分数:3.0
教师未批改
57.第57题
简述幼儿活动区中数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答案:1)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进入活动区的时间;2)独立的选择活动的材料和开展活动;3)使幼儿有较大的自主性。
标准答案:1)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进入活动区的时间;2)独立的选择活动的材料和开展活动;3)使幼儿有较大的自主性。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