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行成本会计题:
(2009.01/2011.07)1.资料:H公司2007初成立并正式营业
(1)本年度按历史成本/名义货币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
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项目 | 2007年1月1日 | 2007年12月31日 |
现金 | 30 000 | 40 000 |
应收账款 | 75 000 | 60 000 |
其他货币性资产 | 55 000 | 160 000 |
存货 | 200 000 | 240 000 |
设备及厂房(净值) | 120 000 | 112 000 |
土地 | 360 000 | 360 000 |
资产总计 | 840 000 | 972 000 |
流动负债(货币性) | 80 000 | 160 000 |
长期负债(货币性) | 520 000 | 520 000 |
普通股 | 240 000 | 240 000 |
留存收益 |
| 52 00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 840 000 | 972 000 |
(2)年末期末存货的现行成本为400 000元;
(3)年末,设备和厂房(原值)的现行成本为144 000元,使用年限为15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折旧;
(4)年末,土地的现行成本为720 000元
(5) 销售成本以现行成本为基础,在年内均匀发生,现行成本为608 000元;
(6)销售及管理费用、所得税项目,其现行成本金额与历史成本为基础的金额相同。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非货币性资产资产持有损益
存货:未实现持有损益=400000-24000=160 000
已实现持有损益=608000-376000=232 000
固定资产:设备房屋未实现持有损益=134400-112000=22400
设备房屋已实现持有损益=9600-8000=1600
原折旧:120000/15=8000
土地:未实现持有损益=720000-360000=360000
已实现持有损益=0
合计:未实现持有损益合计=160000+22400+360000=542400
已实现持有损益合计=232000+1600=233600
(2)重新编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现行成本基础) 金额:元
项目 | 20×年1月1日 | 20×7年12月31日 |
现金 | 30000 | 40000 |
应收账款 | 75000 | 60000 |
其他货币性资产 | 55000 | 160000 |
存货 | 200000 | 400000 |
设备及厂房(净值) | 120000 | 134400 |
土地 | 360000 | 720000 |
资产总计 | 840000 | 1514400 |
流动负债(货币性) | 80000 | 16000 |
长期负债(货币性) | 520000 | 520000 |
普通股 | 240000 | 240000 |
留存收益 |
| -181600 |
已实现资产持有收益 |
| 233600 |
未实现资产持有收益 |
| 542400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 840000 | 1514400 |
(五)、经营租赁题:
1.A公司在2007年1月1日将一套闲置不用的生产设备出租给乙公司,租期2年,租金为24 000元。每月设备折旧10 000.合同约定,2007年1月1日,乙公司先支付一年的租金12 000元,2008年1月1日,支付余下的当年租金12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承租方和出租方双方的会计处理。
承租人(乙公司)
①07年1月1日预付租金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
(或)
借:制造费用 1000
预付账款 11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②07年每月分摊租金时:
借:制造费用 1000
贷:预付账款 1000(或)长期待摊费用 1000
③08年1月1日预付租金时:同①
④07年每月分摊租金时:同②
出租人(A公司):
①07年1月1日预收租金:
借:银行存款 1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收入 1000
其他应付款 11000
②07年每月分摊租金:
借:其他应付款 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
③07年每月计提折旧:
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0
贷:累计折旧 10000
(2009.07/2010.01/2011.07)2、200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租赁公司租入全新办公用房一套,租期为5年,办公用房原账面价值为2 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开始日(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性预付租金115万元,第一年末、第二年末、第三年末、第四年末支付租金9万元,第五年末支付租金24万元。租赁期满后预付租金不退回,乙公司收回办公用房使用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在年末确认租金费用和租金收入,不存在租金逾期支付情况。
要求:分别为承租人(甲公司)和出租人(乙公司)进行会计处理
(1)承租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此项租赁租金总额为175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应分摊的租金为35万元。
应做的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2002年1月1日(租赁开始日)
借:长期待摊费用 115
贷:银行存款 115
2002年、03年、04年、05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5
贷:银行存款 9
长期待摊费用 26
200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5
贷:银行存款 24
长期待摊费用 11
(2)出租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此项租赁租金总额为175万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应确认的租金收入为35万元
应做的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
2002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15
贷:应收账款 115
2002年、03年、04年、05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9
应收账款 26
贷:租赁收入 35
2006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24
应收账款 11
贷:租赁收入 35
(六)、融资租赁会计题:
(2012.01)1.资料:A租赁公司将一台大型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双方签订合同,该设备租赁期4年,租赁期届满B企业归还给A公司设备。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787.5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450万元,B企业的母公司担保的资产余值为675万元,另外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675万元,未担保余值为225万元。
要求:计算B公司最低租赁付款额与收款额
付款额:787.5×4×2+450+675=7425万
收款额:7245+675=7920万
2.某租赁公司于2007年将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的一套大型电子计算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B企业,该大型电子计算机占企业资产总额的30%以上。双方签订合同,B企业租赁该设备48个月,每6个月月末支付租金600万元,B企业担保的资产余值为900万元,另外担保公司担保金额为750万元,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为5000万元,估计资产余值为1800万元。要求:计算租赁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应记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金额。
解:最低租赁收款额=(600×8+900)+750=6450万元
未担保资产余额=1800-900-750=150万元
最低租赁收款额+未担保余额=6450+150=660万元
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资产余值现值=5000万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6600-5000=1600万元
(2009.01/2010.07)3.资料:2004年12月1日,M公司与N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该合同的有关内容如下:
(1)租赁资产为一台设备,租约生效日是2005年1月1日,租期3年(即2005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不可撤销。
(2)自2005年1月1日起,每隔6个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60 000元。
(3)该设备的保险、维护等费用均由M公司承担,估计每年约为12 000元。
(4)该设备在2005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742 000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763 386元,未确认的融资租赁费用分摊率为7.93%。
(5)该设备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已适用3年,期满无残值。
(6)租约规定的利率为7%(6个月利率)
(7)租赁期届满时,M公司享有优先购买该设备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2000元。
(8)2006年和2007年两年,M公司每年按设备所产产品年销售收入的6.5%向N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
M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1)该设备占公司资产的48%,不需安装。
(2)2004年12月20日,因该项租赁交易向律师事务所支付律师费24 200元。
(3)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本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
(4)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5)2006年、2007年分别支付给N公司经营分享收入8 775元和11 180元。
(6)2008年1月1日,支付该设备价款1000元。
要求:(1)编制M公司2005年1月1日租入资产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M公司2005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租金的会计分录;
(3)编制M公司2005年12月31日计提本年融资租入资产折旧分录;
(4)编制M公司2005年12月31日支付保险费、维护费的会计分录;
(5)编制M公司支付或有租金的会计分录;
(6)编制M公司租赁届满时的会计分录;
解:根据融资租赁的条件,可判断出该租赁交易为融资租赁。
(1)准则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承租人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根据孰低原则,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应为公允价值742000元。
最低租赁付款额=各期租金之和+行使优惠购买选择权支付金额=160000×6+1000=96100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961000-742000=219000元
初始直接费用=24200元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662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2190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961000
银行存款 24200
(2)编制M公司2005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租金和分摊的会计分录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实际利率法)
2005年1月1日 单位:元
日期 | 租金 |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 应付本金减少额 | 应付本金余额 |
① | ② | ③=期初⑤×7.93% | ④=②-③ | 期末⑤=期初⑤-④ |
(1)2005.1.1 |
|
|
| 742000 |
(2)2005.6.30 | 160000 | 58840.6 | 101159.4 | 640840.6 |
(3)2005.12.31 | 160000 | 50818.66 | 109181.34 | 531659.26 |
(4)2006.6.30 | 160000 | 42160.58 | 117839.42 | 413819.84 |
(5)2006.12.31 | 160000 | 32815.91 | 127184.09 | 286635.75 |
(6)2007.6.30 | 160000 | 22730.21 | 137269.79 | 149365.96 |
(7)2007.12.31 | 160000 | 11634.04 | 148365.96 | 1000 |
(8)2008.1.1 | 1000 |
| 1000 | 0 |
合计 | 961000 | 219000 | 742000 |
|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60000
贷:银行存款 160000
同时,借:财务费用 58840.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8840.6
(3)2005年12月31日计提租赁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53240(7662000/5)
贷:累计折旧 153240
(4)2005年12月31日支付该设备发生的保险费、维护费
履约成本,是指租赁期内为租赁资产支付的各种使用费用,如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人员培训费、维修费、保险费等。一般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制造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或有租金,是指金额不固定、以时间长短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销售量、使用量、物价指数等)为依据计算的租金。
2006年12月31日
借:销售费用 8775
贷:其他应付款---N公司 8775
2007年12月31日
借:销售费用 11180
贷:其他应付款---N公司 11180
(6)租期届满时2008年1月1日的会计处理
租赁期满,应区分不同情况(承租人行使廉价购买选择权、承租人退还、承租人续租)对租赁资产进行处理。在本题中承租人行使了廉价购买选择权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某设备 766200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766200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