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层次:本专通用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政治经济学 2015-03-23 10:39:18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货币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______________的特殊商品。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式在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和在时间上继起。

3.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达到能控制公司的股票数额,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

5.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属于_________________融资。

10.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农、林、牧、渔业属于第_____________产业。

11.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国家收入 、_____________、个人收入。

12.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主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还主要是谋生手段等经济条件决定的。

13.从国外引进技术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购买软件。  14.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______________;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5.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剩余价值率

2.倾销

3.集体所有制  

4.金融市场5.个人收入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 

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低于价值

C.价格高于价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 )  

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  

3.劳动力价格的确定最终取决于(  )  

A.市场供求关系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  

C.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    D.劳动力价值  

4.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 )  

A.国际分工的发展B.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5.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和经济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  B.垄断消灭了自由竞争  

C.国家干预经济  D.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  D.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7.公司制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  

A.股东会  B.经理   C.监事会  D.董事会  

8.投资资金使用的中心问题是( )  

A.提高投资效益  B.技术改造  

C.扩大生产规模  D.改革投资体制  

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是实行( )  

A.进口替代  B.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  C.出口导向  D.出口替代  

10.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  

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    

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超额剩余价值( )  

A.是高价出售商品的结果B.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D.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  

E.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2.以下属于“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是( )  

A.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B.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C.提高再贴现率  D.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E.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3.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 )  

A.生产责任制  B.厂长负责制  

C.企业法人制度  D.有限责任制度  

E.科学的组织制度  

4.我国现阶段调节个人收入的原则是(  )  

A.使全国人民同步富裕  B.取消个人收入的差别  

C.拉大差距鼓励高收入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E.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 )  

A.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  B.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  

 C.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E.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自然分工是指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 )  

2.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分析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  

4.贸易顺差就是输入大于输出,贸易逆差就是输入小于输出。( )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6.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征是充分开展竞争。( )  

7.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生存资料和物质产品的消费的比重将不断上升。( )  

8.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快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演进的机会。( )  

9.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10.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  

六、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  

2.金融寡头的统治是怎样实现的?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七、论述题(每小题 16 分,共 16 分)  

1.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一般等价物  2.空间上  3.剩余价值规律  4.股票控制额  

5.财政收入政策  6.生产相对过剩  7.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间接  10.一  

11.企业收入  12.生产资料公有制  13.购买硬件  

14.基础  15.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剩余价值率也称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2.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向外国出口商品。  

3.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  

4.金融市场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自由融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  

5.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D;2.B;3.B;4.A;5.D;6.C;7.D;8.A;9.B;10.D。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它们的标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CDE;2.BCE;3.CDE;4.DE; 5.DE。  

五、判断正误题:在正确的命题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2.√;3.×;4.×;5.×;6.×;7.×;8.√;9.×;10.√。  

六、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2分)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分)  

(3)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由于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分)  

2.(1)金融寡头是指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2分)  (2)金融寡头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统治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金融寡头首先掌握主要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再以同样的办法控制下一层公司。金融寡头就是通过这种层层控制方法来实现其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的。(3分)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即他们通过收买高级官吏和国会议员,指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或者亲自出马占据国家领导要职等来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3分)  

3.(1)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2分)

  (2)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有:(6分)

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计划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很小。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和汇率手段。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命令、决议、规定、指示等方式,直接指挥和干预经济活动。  

七、论述题(每小题 16 分,共 16 分)  

1.(1)经济效益就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2分)  

(2)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2分)  

首先,符合客观实际的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增长速度。(4分)  

其次,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如产值、产量)在动态上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耗费与有用成果的比较,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着资金占用多,消耗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不好。(5分)  

(3)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要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高效益、高速度发展。当两者发生不一致时,应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3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