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专科会计学专业和金融专业(金融与财务方向)等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管理》教材(第二版,王斌主编)为主要依据;期末考试命题以本考核说明为依据。
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表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和说明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计算和处理涉及一两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的会计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五、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在所学知识范围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2.考试命题应该覆盖面广一些,并应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试卷要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15%,理解35%,应用50%。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综合计算与分析等。在一份试卷中,各类型题目的分数比例为:单项选择20%,多项选择20%,判断10%,计算分析题50%。
七、考核形式
本课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为平时作业(含案例分析),期末考试的形式为半开卷笔试。
八、答题时限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九、其他说明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总论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目标;一般掌握财务管理组织。
考核知识点: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组织。
考核要求:
1.财务管理的概念
识记:资金运动形式
理解: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
2.财务管理目标
理解: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不同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目标上的矛盾与协调
3.财务组织
理解:(1)企业组织;(2)财务组织体制。
第二章 财务管理观念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货币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观念;一般掌握成本效益观念。
考核知识点:货币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收益观念
考核要求:
1.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识记: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理解:现值与终值
应用: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运用
2.风险收益观念
识记:风险收益的概念
理解: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应用:简单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式
第三章 筹资管理(上)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股本筹资和负债筹资;一般掌握筹资概念、种类和原则;一般了解筹资规模与筹资时机。
考核知识点:筹资概念、种类及筹资原则;筹资规模;股票、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特点及相关分析
考核要求:
1.筹资概述
识记:筹资概念、筹资种类
理解:筹资原则
2.筹资规模
识记:筹资规模
应用:简单应用筹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3.股权资本的筹集
理解:股票筹资
4.负债筹资
识记:负债筹资的概念与特征
理解:银行借款条款等
应用:企业债券价值、融资租赁方式下的租金确定、商业信用成本等相关财务决策与分析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下)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学生重点掌握资本成本和筹资风险;一般掌握资本结构。
考核知识点:资本成本、筹资风险与资本结构
考核要求:
1. 资本成本
识记:资本成本的概念及性质
应用:资本成本的估算
2.筹资风险
识记:筹资风险的概念
理解:筹资风险分类
应用:杠杆效益与筹资风险衡量
3.资本结构
识记:资本结构的涵义
应用:EBIT-EPS分析法
第五章 投资与固定资产管理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固定资产的分类;一般掌握固定资产概念、特点和管理原则;一般了解投资概述。
考核知识点:投资及固定资产概念、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考核要求:
1.投资及固定资产概述
识记:投资概念
理解:固定资产特点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应用:利用NPV法、IRR等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3.固定资产日常财务控制
识记: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
第六章 流动资产管理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
考核知识点: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
考核要求:
1.流动资产概述
识记:流动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流动资产分类
2.现金管理
识记:现金管理的目标
理解:现金收支预算
3.应收账款管理
识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理解: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方法
应用:应收账款投资决策
4.存货管理
识记:存货管理目标
应用:存货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 证券投资管理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证券投资种类、投资风险与收益。
考核知识点:证券投资种类,投资风险与收益
考核要求:
1.证券投资概述
识记:证券投资的种类
2.股票投资
理解:股票投资风险与收益
3.债券投资
理解:债券投资风险与收益
第八章 利润管理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目标利润规划、目标销售与目标成本规划、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管理。
考核知识点:利润概念、目标利润、目标销售与目标成本规划、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考核要求:
1.利润管理概述
识记:利润概念
理解:利润质量
2.目标利润规划
理解:目标利润确定应考虑的因素
应用:目标利润确定方法
3.目标销售与目标成本规划
应用:目标销售规划、目标成本费用规划
4.利润分配与股利政策
识记:利润分配原则、项目与程序
理解:股利政策
第九章 财务分析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
考核知识点: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综合财务分析
考核要求:
1.财务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识记:财务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2.营运能力分析
识记:营运能力的涵义
应用:营运能力分析(相关指标涵义及运用)
3.偿债能力分析
识记:偿债能力涵义与分类
应用: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及相关指标涵义与运用)
4.获利能力分析
识记:获利能力的涵义
应用:获利能力分析
第三部分 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分,共 分)
下列财务指标,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是( )
A.流动比率 B.速动比率
C.应收账款周转率 D.销售净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5个选项中,有2至5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小题分,共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优先股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
A.累积优先股 B.股息可调整的优先股
C.可转换优先股 D.参与优先股
E.非累积优先股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划“√”,错误的在题后括号里划“×”。(每小题 分,共 分)
1. 财务管理目标中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现金性收益的时间因素,但没有考虑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 )
四、综合计算与分析(共 分)
某企业购进某商品一批,售价为15000元,毛利率为10%,一次性费用额为400元,日增长费用估计为20元,若不考虑增值税因素,且目标利润核定为500元,问:
(1)该批商品的保本期和保利期各为多少天?
(2)若该批商品超过保本期10天销售(假定为一次性销售),则企业盈亏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ABCDE
三、判断题(每小题 分,共 分)
1. ×
四、综合计算与分析(共 分)
(1)该批商品的保本期:
(15000×10%-400)/20=55(天)
该批商品的保利期:
(15000×10%-400-500)/20=30(天)
(2)若超过保本期10天销售,则将意味着该批商品销售亏损,其亏损额为:
10×20=200(元)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