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法(1)》期末复习资料(2)

层次:本专通用所属学校:中央电大 科目:民法(1) 2015-03-23 10:43:53

多项选择题

1.“民法”一词有多种含义,应加以区别。民法可以分为(AB)。

A.        形式上的民法和实质上的民法

B.        广义的民法和狭义的民法

C.        程序的民法和实体的民法

D.        民法和民法学

2.民法与行政法相比较,民法的调整方法通常具有(AC)。

A.        平等性

B.        隶属性

C.        任意性l

D.        相关性

3.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有(ABD)。

物权关系

人身权关系

债权关系

知识产权关系

4.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ABD)。

A.        主体

B.        客体

C.        意愿

D.        内容

5.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应为(ABCD)。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

D.        人身利益

6.作为法律事实的行为,可以分为(BCD)。

A.        一般行为

B.        事实行为

C.        民事行为

D.        行政或司法行为

7.公民死亡后即丧失法律上的人格,随之产生一系列相应的法律后果(ABD)。

A.        遗嘱发生效力

B.        财产开始继承

C.        债权债务消灭

D.        婚姻关系消灭

2.广义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以自己的行为(ABD)。

A.        取得民事权利的能力

B.        设立民事义务的能力

C.        自由转让权利能力的能力

D.        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3.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BD)。

A.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B.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C.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D.        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4.可以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有(ABD)。

A.        配偶

B.        父母

C.        子女

D.        其他近亲属

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被宣告为失踪人后,可以作为其财产代管人的有(ABCD)。

A.        配偶

B.        父母

C.        成年子女

D.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6.合伙人可以用以出资的财产有(ABD)。

A.        货币

B.        实物

C.        土地所有权

D.        知识产权

7.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对于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合伙人(CD)。

A.        可以自营

B.        可以同他人合作经营

C.        不得自营

D.        不得同他人合作经营

8.合伙的中指主要有以下原因(ABCD)。

A.        合伙的存续期间届满

B.        合伙人全体一致同意终止合伙协议

C.        合伙事业已经完成或已确定无法完成

D.        合伙违反法律而被撤消

9.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C)。

A.        超出核准登记的范围从事非法经营

B.        解散、撤消或被宣告破产

C.        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

D.        变更或终止

10.法人终止的原因有(ABD)。

A.        依法被撤消

B.        解散

C.        违约或侵权

D.        依法宣告破产

11.根据《民法通则》和最高法院的有关规定,可以成为联营主体的有(ABC)。

A.        企业法人

B.        事业法人

C.        与企业法人联营的个人合伙

D.        军事机关

12.在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应符合的要求有(AD)。

A.        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B.        条件是将来必定发生的事实

C.        条件是法定而非当事人议定的作为行为的附属性要件

D.        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13.欺诈行为是指(AC)。

A.        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

B.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C.        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D.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14.一方以不法手段,使双方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行为包括( )。

A.        乘人之危

B.        胁迫

C.        显失公平

D.        欺诈

15.乘人之危的行为是(AD)。

A.        无效的民事行为

B.        可撤消的民事行为

C.        恶意串通损失他人利益的行为

D.        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民事行为

16.无效的民事行为包括(ABD)。

A.        行为人不合格的民事行为

B.        因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C.        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D.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17.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消后,对所造成的后果,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方式处理( )。

A.        返还财产

B.        赔偿损失

C.        追缴财产

D.        强制收购

18.根据代理权产生原因的不同,代理也相应分为(ABC)。

A.        法定代理

B.        委托代理

C.        指定代理

D.        复代理

19.民法通则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AB)。

A.        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B.        未经追认的饿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C.        不论是否被追认,被代理人均不承担民事责任

D.        由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行为人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20.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BC)。

A.        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B.        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C.        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        代理人与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21.民法通则规定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无权代理表现形式有(ABD)。

A.        没有代理权而为的代理行为

B.        超越代理权的行为

C.        表见代理行为

D.        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

22.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AC)。

A.        代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B.        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        第三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D.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3民法通则规定了一年的特殊诉讼时效,它包括(ACD)。

A.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        名誉受到侵害要求恢复名誉的

C.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D.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24.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主要有(AC)。

A.        不可抗力

B.        提起诉讼

C.        权利被侵害的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其他障碍

25.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有(BCD)。

A.        不可抗力

B.        提起诉讼

C.        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D.        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26.同一物上有数种权利时,(AC)具有较其他权利优先行使的效力。

A.        有担保的权利

B.        债权

C.        先设定的物权

D.        追索权

27.地上权,是指在他人的土地上建筑、植树的权利。在地上权存续期间,地上权人有对土地(ABCDE)等权利。

A.        占有

B.        使用

C.        收益

D.        物上请求权

E.        地上权本身的处分权

28.物权是一个传统的民法概念,物权一般包括(ABCD)。

A.        所有权R

B.        地上权、地役权

C.        抵押权、留置权

D.        典权

29.他物权包括(ABCD)。

A.        自然资源使用权

B.        国有企业经营权

C.        抵押权

D.        采矿权

30.在我国,不动产物权包括(ABCDEF)。

A.        不动产所有权

B.        地上权

C.        地役权

D.        房屋典权

E.        国有土地的使用权

F.        不动产的抵押权

31.动产物权包括(ABCD)。  

A.        动产所有权

B.        留置权

C.        动产的抵押权

D.        以国库券作抵押

32.物上请求权包括(ABD)。

A.        停止侵害请求权

B.        排除妨害请求权

C.        损害赔偿请求权

D.        恢复原状请求权

33.所有权人有权请求侵权行为人(ABCDE)。

A.        停止侵害

B.        排除妨碍

C.        返还财产

D.        恢复原状

34.下列属于合法占有的是(AB)。

A.        国家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合法占有国有资产

B.        房屋租凭合同中的承租人依照合同占有出租人的房屋

C.        牧马者错把他人走失的马误认为自己饲养的马来管理

D.        拾得人把拾得的他人遗失物据为己有

35.添附主要有(ABC)方式。

A.        混合

B.        附合

C.        加工

D.        没收

36.下列(ABCD)财产收归国家所有。

A.        无人继承的财产

B.        无人认领的拾得物

C.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

D.        所有人不明的漂流物

37.继受取得的根据主要包括(ABCDE)。

A.        买卖合同

B.        赠与合同

C.        继承遗产

D.        接受遗赠

E.        互易

38.(BC)属于财产的原始取得方式。

A.        买卖

B.        扩大再生产

C.        孳息

D.        继承

39.导致财产所有权消灭的原因主要有(ABCDE)。

A.        财产所有权客体灭失

B.        财产所有权主体消灭

C.        财产所有权被依法转让

D.        财产所有权被抛弃

E.        财产所有权被依法强制消灭

40.下列(ABCD)属于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A.        矿藏

B.        森林

C.        军事设施

D.        广播设施

41.下列(BCD)属于集体所有。

A.        城市的土地

B.        宅基地

C.        自留地

D.        自留山

42.根据物权法基本理论,下列表述中属于不正确的有(ACDE)。

A.        在请求返还原物之诉中,请求权人只能是物的所有人

B.        请求返还原物只能向非法占有人提出

C.        不管原物是否还存在,都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D.        不管是善意占有还是恶意占有,返还义务人都必须返还原物所生的孳息

E.        请求返还原物只能请求诉讼来实现

43.公民依法对其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享有安全的(ABCD)权利。

A.        占有

B.        使用

C.        收益

D.        处分

44.(CD)等财产的所有权主体属于国家。l

A.        黄河

B.        京广铁路线

C.        长城

D.        秦始皇墓地兵马俑门

45.(ACD)属于法定孳息。

A.        租金

B.        牛奶

C.        利息

D.        股息

46.财产所有权的种类有(ABCD)。

A.        国家所有权

B.        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权

C.        社会团体所有权

D.        公民个人所有权

47.共同共有的基本法律特征是(ACD)。

A.        各个共有人对共有财产没有份额的区分

B.        各个共有人按照各自对共有财产所作的贡献享有权利

C.        各个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D.        各个共有人之间,没有权利大小或义务多少的区分

48.在下列关系中,属于共同共有关系的有(AD)。

A.        甲、乙共有一房屋,甲主张共同共有,乙主张为按份共有,但都没有证据

B.        甲、乙各出资5000元,购买一小饭店

C.        甲将自己的小饭馆的财产折成5000元,卖给乙2000元,二人共有了小饭馆

D.        甲、乙夫妻二人在共同生活期间共同购买的生活用房

49.在分割遗产时,对不可分物可以采取(ABC)等处理办法。

A.        适当补偿

B.        折价

C.        共有

D.        实物分割

50.相邻一方违反有关规定修建建筑物,影响他人通风采光的,受害人有权要求(ABC)。

A.        停止侵害

B.        恢复原状

C.        赔偿损失

D.        排除妨碍

5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在处理相邻关系中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

A.        互谅互让

B.        互助团结

C.        有利生产

D.        方便生活

52.对于相邻双方共同使用的(ABCD),相邻一方不得擅自独占或擅自处理。

A.        空地

B.        道路

C.        院墙

D.        宅基地上的附属物

53.相邻一方可以采取其他合理措施排水而未采取,以致毁损或者可能毁损他方财产的,他方有权要求加害人(ABCD)。

A.        停止侵害

B.        消除危害

C.        恢复原状

D.        赔偿损失

54.相邻一方种植的竹木根枝延伸,危及另一方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应当分别情况,责令竹木种植人(ABCD)。

A.        消除危险

B.        恢复原状

C.        赔偿损失

D.        停止侵害

55.相邻关系的主体可以是( )。

A.        不动产经营权人

B.        不动产所有人

C.        不动产承租人

D.        不动产借用人

56.在我国现阶段,其他物权主要包括(ABCD)。

A.        承包经营权

B.        采矿权

C.        相邻权

D.        宅基地使用权

57.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权,具有(ABC)。

A.        从属性

B.        相对独立性

C.        排他性

D.        自主性

58.公民可以对不便由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经营使用的小面积(ABCDEF)等,依法享有使用经营权。

A.        山林

B.        荒山

C.        荒地

D.        沙地

E.        水面

F.        滩涂

4.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ABC)。

A.        出售

B.        交换

C.        赠与

D.        抵押

5.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在符合法定条件下,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连同其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ABC)。

A.        转让

B.        出租

59.        抵押

D.        买卖

60.国有土地使用权因下列事实而终止(ABCD)。

A.        合同中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届满

B.        土地灭失

C.        国有土地使用权被国家提前收回

D.        因迁移、解散、撤消、破产等原因停止使用国有土地

61.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ABCDEF)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A.        森林

B.        山岭

C.        草原

D.        荒地

E.        滩涂

F.        水面

62.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人采矿实行(ABCD)的原则。

A.        积极扶持

B.        合理规划

C.        正确引导

D.        加强管理

63.公民依法(ABCD)其房屋,宅基地使用权随同房屋一并转移给新的房屋所有人。

A.        出卖

B.        出租

C.        出典或赠与

D.        本人死亡后由其继承人继承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