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侵染细菌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____。
(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__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____。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离心,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中;若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适宜时间后离心,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答案】(1)C
(2)①④
(3)C
(4)大肠杆菌 沉淀物 上清液和沉淀物
【解析】(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②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④离心分离,③放射性检测。
(2)用32P标记DNA的①,用35S标记蛋白质的④。
(3)若要测定的上清液放射性高,则应让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此实验中该噬菌体获得的方法是: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
(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若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若用15N标记噬菌体,既标记蛋白质,也标记DNA,该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蛋质外壳在上清液,而DNA注入到细菌细胞中进入沉淀物,则适宜时间离心后,试管中的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