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年,Furchgott 和 Zawadzki 报道 ACh、缓激肽、ATP 等的舒血管作用,由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的 EDRF 介导。1986 年 Furchgott 等基于 EDRF

所属学校:学历教育 科目:高中生物 2024-11-04 09:05:22 高中生物

1980 年,Furchgott 和 Zawadzki 报道 ACh、缓激肽、ATP 等的舒血管作用,由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的 EDRF 介导。1986 年 Furchgott 等基于 EDRF 药理作用与 NO 药理作用的相似性,提出 EDRF 可能就是 NO。NO 是一个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化学性质活泼,不稳定,具有脂溶性,可自由通过细胞膜。NO 在释放后,影响涉及 0.3nm 直径范围内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壁细胞,在不借助任何受体的介导下,可直接激活细胞内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升高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进而激活或调节不同酶的活性、或操纵离子通道。目前,比较明确的是 NO 可以参与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的信息传递,松弛多种平滑肌,参与痛觉、视觉及嗅觉等信号的传导。下列关于 NO 作为化学递质的推测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结束后,NO 会被重新摄取利用

B.NO 作为化学递质,可双向传递信号

C.NO 可进入突触后膜,直接作用于靶分子

D.NO 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NO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种气体神经递质,NO具有疏水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说明NO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但并未在突触后膜上发现相应的受体蛋白”,说明NO可能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抑制Na+内流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心血管系统”,说明影响兴奋的产生。

A、信息传递结束后,NO 不会被重新摄取利用,A 错误;

B、NO 在释放后,影响涉及 0.3nm 直径范围内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壁细胞,说明NO 作为化学递质可双向传递信号,B 正确;

C、 NO 在不借助任何受体的介导下,可直接激活细胞内的酶,C 正确;

D、NO 具有脂溶性,可自由通过细胞膜,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突触间隙,D 正确。

故选A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