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托马斯·潘恩1737年出生于英国一个穷苦匠人家庭,幼年失学,境遇坎坷,屡遭失业和饥饿的威胁。他曾在伦敦图书馆潜心研读,“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是其思考研究政治问题的基本思路。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1776年1月,流亡北美的潘恩发表《常识》,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详细解释了美国共和政体的成功经验。潘恩认为法国革命是“美国原则移植到欧洲的第一批丰硕成果”,呼吁“法国人民应该起而效仿美国”,在法国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摘编自朱学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潘恩民主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潘恩民主思想的影响。
【答案】(1)背景:启蒙运动的深入开展(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践与局限;丰富的个人社会阅历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与实践。
(2)影响:冲破了欧洲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迷信;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进程;促进了法国革命的民主进程;丰富了启蒙思想。
【解析】(1)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得出:启蒙运动的影响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材料“这个制度是合理的吗?它与自然法则和谐一致吗?”体现了其对英国代议制的实践的反思;材料“1774年,潘恩组织了下级税吏要求增加工资的请愿,请愿失败后,他因“反政府”思想被免职,被迫离开英国”可以得出自身经历的影响较深。结合材料其积极投身美国独立战争等可以得出: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和实践等。
(2)据材料“《人权论》抨击英国政体的保守性”可以得出:打破了人民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迷信;据材料“以‘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的口号激励北美人民。《常识》出版后,潘恩投笔从戎,直接投身北美独立战争。”可以得出推动激发了北美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潘恩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攻击法国革命的言论,引起轰动”可以得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言论和革命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启蒙思想。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