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5%,石油占17.7%,水能占7.1%,天然气占4.7%,核能占0.8%,其他占1.2%。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
材料一: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5%,石油占17.7%,水能占7.1%,天然气占4.7%,核能占0.8%,其他占1.2%。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
材料二:2014年2月22日,161个城市中,有33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0个城市为严重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6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由此造成的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使得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城市各大医院呼吸内科、过敏源测试科等接诊人数有短短几天内飙升了几倍。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染越严重,其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2)面对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国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4分)
(3)为减少雾霾天气,使中国更美丽,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4分)
【答案】(1)①材料一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石油占比例太大,绿色能源占比例太少;我国消耗的能源总量偏大。(2分)
②材料二说明我国许多城市空气质量不良导致了其他负面的社会影响,损害了人的健康。(2分)
(2)我国应该作出可持续发展的选择(2分)。
原因:
①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快,环境资源问题严峻,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已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健康,阻碍可持续发展。
②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要改变过去那种过于依赖能源、资源消耗来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模式。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任回答两个角度,每个角度得1分,共2分)。
(3)①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雾霾的危害,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②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依法举报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
③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少用一次性物品,使用节能型、环保型产品,减少乘坐机动车辆出行次数,爱护树木等。
④向有关部门提出环境治理的合理化建议。(任回答两个角度,每个角度得2分,共4分)。
总之,考生能依据材料,运用课本知识,围绕题目要求进行回答,言之有理且正确可酌情赋分。
【解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通过对材料一中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水能、天然气、核能等可再生资源在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表明我国资源消耗不合理,资源消耗量大,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比例大,绿色资源消耗比例较小。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空气污染情况,说明我国大多数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针对材料二中我国空气污染的严峻问题,国家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由从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视环境问题的意义等方面回答即可。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从树立环境意识、宣传环保政策、落实环保行动以及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