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大事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划“正确”,错误的划“错误”。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40年 | 1141年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A | 西夏建立 B | 宋夏达成和议 C |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D |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E |
(1)A处澶渊之盟订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
(2)B处西夏皇帝阿骨打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
(3)C处宋夏达成和议后,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
(4)D处取得郾城大捷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
(5)E处宋金和议后,金向南宋称臣,南宋给金岁币。( )
(6)上表揭示了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力量消长,同时可以看出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错误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1005年1月北宋与辽之间订立著名的澶渊之盟,之后结束战争,双方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2)根据所学可知,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发展农业生产,还创制了西夏文字,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3)根据所学可知,1044年,宋夏双方达成和议。元昊取消帝号,由宋册立为夏国王,宋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两国重开沿边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4)根据所学可知,公元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再次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取得了郾城大捷,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5)根据所学可知,宋金和议后,南宋向金称臣,南宋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6)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上表揭示了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力量消长,同时可以看出各民族政权有战有和,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